青海东昆仑造山带造山型金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摘要】:
东昆仑造山带经历了多期边缘造山作用,其形成、发展及演化与特提斯洋的演化密切相关,为一由南向北不断拼贴增生而形成的边缘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构造演化具有非威尔逊旋回的特点。
该区产出的金、锑(金)及含金汞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型金矿的特征极为相似,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印支期成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确定各典型金矿床成矿深度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该区造山型金矿床由浅成(苦海)中浅(大场、东大滩)中深成(开荒北、五龙沟、纳赤台)的金矿地壳连续成矿模式。总结了东昆仑造山带造山型金矿成矿系列、成矿规律,结合矿床特征,建立了金矿区域成矿模式。应用专家证据权重法开展了该区造山型金矿预测,圈定了21个金矿成矿远景区,综合分析认为区内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显示出巨大的成(找)矿潜力。
|
|
|
|
1 |
李振国;年平国;;河南省罗山县白石坡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J];现代矿业;2009年05期 |
2 |
施文静;胡俊祯;;龙首山铀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J];铀矿地质;1993年03期 |
3 |
陈毓川;王登红;徐志刚;朱明玉;;对中国成矿体系的初步探讨[J];矿床地质;2006年02期 |
4 |
胡俊祯,柴宝民,张聚杰;中国西北LSS地区花岗岩的成岩、演化及对铀成矿的作用[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S2期 |
5 |
;行业动态[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9年03期 |
6 |
刘玉强;山东省金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J];矿产与地质;2004年01期 |
7 |
陈毓川;矿床的成矿系列[J];地学前缘;1994年03期 |
8 |
陈毓川;矿床的成矿系列研究现状与趋势[J];地质与勘探;1997年01期 |
9 |
王登红,陈毓川,李红阳,徐志刚,李天德;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成矿规律成矿系列研究进展[J];地质论评;1998年01期 |
10 |
刘亚新,李时谦,徐惠长,邓松华;湖南省热(卤)水矿床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4年03期 |
11 |
毛景文,张招崇,任丰寿,左国朝,张作衡,杨建民,王志良,叶得金;北祁连山西段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和生成演化[J];地质学报;1999年01期 |
12 |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J];地球学报;2008年06期 |
13 |
杨泽强;;豫南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矿产与地质;2006年02期 |
14 |
练志强;湘南多金属矿成矿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J];矿产与地质;1992年01期 |
15 |
印建平;凌水成;杨诗瑞;邹同熙;;湘南地区有色、贵金属找矿历史回顾与展望[J];国土资源导刊;2006年03期 |
16 |
姚建民;王科潞;赵在胜;;洮南西部胡力吐—牛栏山一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J];吉林地质;2011年01期 |
17 |
张延林;韩玉;张培青;田承盛;陈建林;;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Ⅺ号金矿化带特征及找矿前景[J];黄金;2011年09期 |
18 |
赵一鸣;;环太平洋地区的矽卡岩矿床[J];矿床地质;1991年01期 |
19 |
赵玉琛;;宁芜玢岩铁硫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研究[J];矿床地质;1990年01期 |
20 |
黄亚南;鸡笼山式共生金矿床成矿规律[J];地质与勘探;199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