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演化—来自火成岩与深源捕虏体(晶)证据
【摘要】:
本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含有深源捕虏体(晶)中、新生代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尤其是对深源捕虏体(晶)进行了矿物微区主量和痕量元素研究,讨论了不同时代火成岩的成因,尤其是岩浆源区性质及其随时间的演化。基于大量的分析测试数据,应用岩石探针技术和痕量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建立了华北克拉通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地幔演化模型。这对揭示华北克拉通破坏产生的时间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K-Ar定年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华北克拉通东部含有深源捕虏体(晶)的中、新生代火成岩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包括古新世和始新世),代表性火成岩包括早白垩世鲁西费县、方城玄武岩、铁铜沟高镁闪长岩;晚白垩世辽西阜新碱锅玄武岩、辽南曲家屯玄武岩、鲁东大西庄玄武岩;古新世辽南乱石山子玄武岩和始新世菜园子玄武岩。
寄主岩和深源捕虏体(晶)的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微区成分研究表明,(1)早白垩世鲁西铁铜沟高镁闪长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拆沉的加厚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与地幔橄榄岩的反应,而费县、方城玄武质岩浆主要起源于受拆沉陆壳物质强烈改造的富集型岩石圈地幔;(2)晚白垩世玄武质岩浆起源于整体上具有亏损性质的岩石圈地幔,但该期华北克拉通东部仍具有古老岩石圈地幔的残留,并经历了多期改造过程;(3)古近纪玄武质岩浆起源于有拆沉陆壳物质参与的岩石圈地幔;(4)中生代早期拆沉物质在经历了早白垩世部分熔融之后的残留体与亏损岩石圈地幔的混合构成了晚白垩世和古近纪玄武岩的岩浆源区。上述结果表明,中生代早期拆沉的陆壳物质是改造岩石圈地幔的主体,同时它也代表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起始时间和机制;早白垩世时期,拆沉物质的部分熔融以及相继出现的上涌和对上覆岩石圈地幔的交代是该期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主体;晚白垩世和古近纪,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增生和拆沉残留物质与新增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
|
|
|
1 |
张宏福;Eizo Nakamura;张瑾;Ishikawa Akira;;山东临朐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单斜辉石晶体中玻璃质熔体包裹体[J];科学通报;2006年13期 |
2 |
韩子夜;;我国新生代玄武岩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勘察科学技术;1989年03期 |
3 |
伍跃中,牛宝茹,赵顺阳,林峰;应用航天遥感图像进行新生代玄武岩覆盖区的水文地质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2000年02期 |
4 |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深源岩石包体》[J];岩石学报;1988年03期 |
5 |
陈炯达;苏北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凹凸棒石粘土矿及宝石矿物[J];中国地质;1983年03期 |
6 |
秦志学
,韩子夜;全国玄武岩地下水研究学术讨论会概况[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年01期 |
7 |
田文兵;;浅析内蒙古集宁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5期 |
8 |
从柏林;张雯华;叶大年;;华北断块新生代玄武岩的研究[J];地质学报;1979年02期 |
9 |
肖增岳,王艺芬;嘉山至六合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初步研究[J];岩石学报;1985年02期 |
10 |
;《岩石学报》1987年总目录[J];岩石学报;1987年04期 |
11 |
邹天人;於晓晋;夏凤荣;陈伟十;;中国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型宝石矿床[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
12 |
周新民;;中国新生代玄武岩及其深源包体学术讨论会[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3年01期 |
13 |
邱家骧;廖群安;;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构造的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8年02期 |
14 |
邱家骧,廖群安;浙闽新生代玄武岩的岩石成因学与Cpx矿物化学[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6年Z1期 |
15 |
张臣,韩宝福,童英,李德春;内蒙古阿巴嘎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1期 |
16 |
张斌辉;刘勇胜;高山;;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高Fe/Mn比值的成因意义[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11期 |
17 |
刘俊杰;张玉清;赵九峰;;内蒙古锡盟新生代玄武岩特征及构造环境[J];西部资源;2008年05期 |
18 |
李超;刘勇;朱长海;赵寒冬;;黑龙江鸡西盆地新生代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探讨[J];地质与资源;2009年04期 |
19 |
郑学正,赵大升;中朝断块区新生代玄武岩与该区上地幔成分特征[J];地质科学;1984年04期 |
20 |
翁世劼,黄海,孔庆寿,俞云文;浙江省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