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碳酸亚丙酯的改性及其医学应用基础研究

王放  
【摘要】: 目前,随着骨缺损患者的日益增多,骨缺损修复材料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医用材料界研发的热点。现有的骨缺损修复材料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一种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它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可塑形性强、成本低,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物理性能,将有望研发出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本研究应用三元稀土催化体系制备出PPC,再将一定比例的PPC和聚β-羟基丁酸酯(PHB)共混出改性材料,并实现改性材料的多孔化,研制出新型高分子材料——多孔改性聚碳酸亚丙酯(PM-PPC)。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886中骨缺损修复材料生物安全性的相关要求,选用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原试验和植入试验对PM-PPC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在以堆肥降解试验验证PPC的可生物降解性能后,充分研究PM-PPC的体外、体内降解性能。原代分离、培养和鉴定乳鼠成骨细胞,并以其作为种子细胞研究PM-PPC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体外生物有效性。建立白兔桡骨大段骨缺损动物模型,以PM-PPC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进行体内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M-PPC具有较强的物理性能,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体内外缓慢降解性和成骨细胞相容性,能有效地修复大段骨缺损。 本研究结果为自行研发的新型高分子材料——PM-PPC开发为骨缺损修复材料提供了可靠的临床前基础实验数据,为PM-PPC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孙钰晟;左保齐;;高分子聚合物硬骨缺损修复材料研究进展[J];纺织学报;2021年08期
2 历龙飞;张朝旭;张馨丹;张立群;赵宇;薛佳佳;;先进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年01期
3 曹国定;裴豫琦;刘军;李鹏;刘鹏;李旭升;;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21年04期
4 邢自宝;刘永刚;苏佳灿;;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工程;2010年02期
5 徐永清;;述评——骨不连、骨缺损[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9年04期
6 曾鉴鸿;刘尧;陈旭;;生物陶瓷材料应用于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与再生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0年03期
7 江捍平;王大平;朱伟民;熊建义;阮建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缺损修复实验中的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04期
8 刘志强,周东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及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04年01期
9 杨庆秋,王少飞,胡侦明,浦波,劳汉昌,张宝华;云南白药促进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年08期
10 ;骨缺损修复研讨会纪要[J];中华骨科杂志;1994年10期
11 蒋卫平;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2 许永秋;王文权;;胫骨骨缺损的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8年16期
13 李华;;组织工程骨材料在运动性骨缺损修复中的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6期
14 金嘉诚;;Masquelet技术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医正骨;2019年06期
15 周婷婷;张恒;李欣;赵秀;杨旭;;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在颌骨囊肿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围术期护理[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16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专刊征稿启事[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年05期
17 吕奇;洪嵩;;恶性骨肿瘤切除后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2年01期
18 侯雪峰;柏鑫;高玉海;陈克明;;负载淫羊藿苷的骨缺损修复支架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年05期
19 李彪;夏德林;;血管化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锦洋;;神经细胞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A];2020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杰青优青论坛论文汇编[C];2020年
2 张振保;王程越;;用于骨缺损修复的壳聚糖-矿化胶原/镁钙合金复合材料的构建及体外降解与生物学效应评估[A];2020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20年
3 张杨;李秀兰;侯亭;;NO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交流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文集[C];2000年
4 胡焱鑫;李平;;四种提取剂对稻田土中汞生物有效性的提取效果探讨[A];第九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5 陈慧婷;Aaron D.Redman;Louise Camenzuli;Miriam Leon Paumen;;被动采样法评估石油类化学物质的生物有效性[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1年
6 张加文;田彪;罗晶晶;郑媛;刘征涛;王晓南;;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1年
7 刘艳梅;刘秋云;黄天晓;杨本芹;潘学军;;共生物蒸发过程中温度对酶活性、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A];2020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年
8 汤艳妮;蔡苗苗;赵小虎;;硒通过改变根际代谢物的组分调控土壤铬的生物有效性[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农业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9年
9 李超;张瑞瑞;崔昕毅;马奇英;;不同体外方法结合小鼠模型预测污染土壤中PCBs相对生物有效性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8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论文集[C];2018年
10 余红;檀文炳;;生物炭和堆肥产品施用对水稻体系中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二)[C];2021年
11 赵九江;赵文博;;利用DGT研究稀土元素的生物有效性[A];中国稀土学会2020学术年会暨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大会摘要集[C];2020年
12 钟寰;;汞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13 贠照军;何滨;刘丽红;江桂斌;;中成药中汞的生物有效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4 王敬富;陈敬安;杨海全;罗婧;徐洋;;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15 王喜龙;杨宇;陶澍;邢宝山;;生物高分子的化学组成和吸附域的空间格局对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6 孟迪;张春秋;;压缩载荷下软骨缺损修复后缺损处力学特征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17 谢志刚;岳军;景遐斌;;功能化聚环氧乙烷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上的应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8 将丽霞;顾其胜;;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类新型生物医用材料[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19 何家卓;李秀英;李晓頔;张彩凤;朱芳;;番茄典型品种根际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0 赵文亮;邹丽娜;戴玉霞;唐先进;;硫素对土壤砷生物有效性与水稻砷吸收的影响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放;聚碳酸亚丙酯的改性及其医学应用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科荣;抗菌水凝胶-3D打印钛合金微孔支架体系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9年
3 隋殿鹏;水溶性高分子为结合相的DGT技术预测铜和镉的生物有效性[D];东北大学;2016年
4 代允超;土壤中镉、砷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5 何万领;水稻品种籽粒中铁生物有效性差异及机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李洁;污染土壤中铅砷的人体生物有效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韦燕燕;水稻籽粒中锌生物有效性与调控机制[D];浙江大学;2013年
8 Rukhsanda Aziz;镉污染土壤和作物中镉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的体外细胞检测法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风险的评估[D];浙江大学;2015年
9 刘欢;miR-34a在放疗区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9年
10 杨尊;二甲双胍提高tHA材料生物相容性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11 雷则鸣;两种钛银合金表面改性后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12 暴国;可降解金属Mg、Zn在模拟子宫微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13 孙丽丽;Gd(Ⅲ)-MOF的合成及其装载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14 王浩宇;多糖引导制备生物材料用于MR成像和光热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15 朱婕;生物可降解水凝胶基复合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9年
16 熊雄;基于贻贝粘性蛋白结构仿生的含多巴组织粘合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17 赵卓;一种机械性人造膀胱的研制及其原型样机相关组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18 朱琳;生物相容性无机物靶向矿化于癌细胞膜及其影响机理[D];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
19 李智博;立体复合聚乙二醇化聚乳酸涂层支架上调生物相容性和药物储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0 房林;基于金纳米棒的复合材料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文杰;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覃焱;中国富硒大米硒生物有效性研究[D];广西大学;2020年
3 何嫱;米饭中污染物镉的生物可给性及生物有效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4 李绪坤;共生物蒸发过程中温度对微生物活性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5 马春婉;湖北农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6 林日彭;江湖关系变化对大型通江湖泊沉积物有机磷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7 王亚雄;成都成华东北部大气PM10和PM2.5中铜铅锰镉铬形态分布与风险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8 张婧婷;加硅降低碱性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机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9 吴价;江西瑞金土壤硒、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土地资源区划[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10 王漫莉;砷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后生物有效性和长期稳定性评估[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11 张欢;生物炭对土壤锑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12 李甜田;湿地理化性质对土壤中Pb、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13 刘爽;海水养殖区底泥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生态风险及生物毒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14 朱侠;铅锌矿区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年
15 刘聪;三江平原蛤蟆通河流域旱改水对包气带中硒的分布及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16 刘彦爱;邻苯二甲酸酯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累积、毒性效应及其生物有效性[D];江苏大学;2019年
17 林朝君;硝酸盐、硫酸盐及水溶有机肥对水稻土砷污染的减控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18 房瑜静;四种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和被吸附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19 郭毅轩;颗粒有机质对紫色水稻土镉生物有效性影响[D];西南大学;2018年
20 崔泽玮;紫阳双安地区硒的生物有效性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周励;创建严重骨缺损修复救治新技术[N];陕西科技报;2021年
2 记者 杨静;空军军医大学骨缺损修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N];陕西日报;2021年
3 邹争春 刘苹;人骨缺损修复有望用上动物骨[N];健康报;2011年
4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王甦;双能CT可观察骨缺损修复全过程[N];健康报;2018年
5 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饮食策略能降低大米中镉的生物有效性[N];中国科学报;2020年
6 市政府顾问 宋涛;生物医用材料漫谈[N];东莞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孙俊波;生物医用材料面临重大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2年
8 ;什么是生物医用材料[N];科技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李惠钰;生物医用材料的“纳米”情结[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李惠钰;生物医用材料:本土产业何时唱主角[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1 本报记者 王拓;为研制高品质生物医用材料辟新路[N];新华日报;2019年
12 佛山日报记者 刘伟;专注研发生物医用材料“黑科技”[N];佛山日报;2019年
13 记者 徐微;生物医用材料项目建设正酣[N];长春日报;2019年
14 本报记者 张蓝飞;生物医用材料整合创新迎拐点[N];医药经济报;2018年
15 本报记者 祁鹏娜;抢占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制高点[N];石家庄日报;2017年
16 本报记者 陈楠;明月海藻:深度开发海洋生物资源[N];中国纺织报;2017年
17 记者 刘肖勇;打造生物医用材料科技创新平台[N];广东科技报;2017年
18 本报记者 陈瑜;庄秀丽:谋篇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国产化[N];科技日报;2015年
19 本报记者 李大庆;院士推进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9年
20 本报记者 霍峰 通讯员 宋娜 杨敏;崂山区生物医用材料中试基地通过验收[N];青岛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