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级超细颗粒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
【摘要】:
本文以金刚石高温高压合成的溶剂理论为指导,在国产六面顶高温高压设备上,采用粉末触媒技术,系统地研究了高品级超细颗粒(400目以细)金刚石单晶的合成工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触媒粒度对合成金刚石粒度的影响,得到了触媒粒度与合成金刚石粒度之间的规律。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合成工艺(高压成核,低压生长),合成出了晶形完整的超细颗粒金刚石单晶,并提出了“自我整形生长机制”。研究了Zn添加剂对合成金刚石的影响。实验发现,添加剂Zn可有效抑制金刚石中Fe_3C的生成,并能有效控制金刚石的生长速度。利用热氧化法实现了超细颗粒金刚石单晶的提纯。研究了金刚石粒度与晶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晶体粒度达到10μm左右时晶体才开始出现完整晶形。最后,对人工合成的超细颗粒金刚石单晶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超细颗粒金刚石单晶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工业破碎料金刚石微粉。
|
|
|
|
1 |
冒爱琴;;金刚石表面化学镀Ni-P的研究[J];粉末冶金技术;2008年01期 |
2 |
宗伟;曹晓春;;钻井液用超细颗粒性能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4期 |
3 |
华彬,李春忠,胡黎明,韩今依,李洪钟;超细颗粒流化特性及团聚机理[J];过程工程学报;1994年04期 |
4 |
王相田,胡黎明,顾达,胡英;超细颗粒分散过程分析[J];化学通报;1995年05期 |
5 |
潘秉锁,陈裕康,胡国荣,杨凯华;金刚石表面沉积二氧化钛薄膜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0年02期 |
6 |
仲慧,王锦堂,朱红军,稽鸣;温敏超细颗粒对亲水药物的吸附[J];精细化工;2000年05期 |
7 |
张凤林;周玉梅;王成勇;;金刚石工具中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之间的界面[J];工具技术;2007年07期 |
8 |
向波;谢志刚;贺跃辉;黄艳华;;金刚石表面镀覆金属钨的新方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年09期 |
9 |
王立新;戚贵强;;多效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实验研究[J];化学工程;2010年02期 |
10 |
姜继森,蔡鹿益,沈凤仙,杨燮龙,李香菁,章靖国,张奇;流动化学反应法制备Fe-Ni-B非晶超细颗粒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11 |
裴轶慧,刘行仁;超细Y_2O_3∶Eu荧光粉的阴极射线发光和光致发光[J];发光学报;1996年01期 |
12 |
马千里,姚强;超细颗粒在单个上升气泡内的沉积过程模拟[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
13 |
耿珺;张丰豪;柳朝晖;郑楚光;;超细颗粒在碰撞凝并作用下的尺寸分布变化[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
14 |
关长斌;赵玉成;任艳军;;超声波对镀镍金刚石性能的影响[J];物理测试;2006年02期 |
15 |
应萱同;;第13届欧洲金刚石及相关材料国际会议概述[J];国际学术动态;2003年03期 |
16 |
张国良;;离子注入工艺为超硬材料处理技术开辟了新途径[J];航空制造技术;1985年03期 |
17 |
张少明,马振华;国内外超细粉磨技术的发展现状[J];江苏陶瓷;1992年01期 |
18 |
陈建新,梅海军,张景香,顾丽红;超细颗粒的制备及应用[J];无机盐工业;2001年01期 |
19 |
陈超;彭放;张美光;孙刚;王江华;;金刚石颗粒表面均匀电镀工艺研究[J];表面技术;2006年01期 |
20 |
李基焕;全今淑;郑硕峰;;化学镀在制造金刚石钻头及扩孔器上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8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