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衬套对悬架弹性运动与整车转向特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
悬架KC是底盘平台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重点内容。因橡胶衬套的大量采用及车速的不断提高,使悬架弹性运动对整车转向特性的影响变得极端重要,成为悬架KC的核心内容,研究这一问题的关键和难点是橡胶衬套的建模。结合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轿车底盘集成开发平台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国内某MPV样车底盘平台开发项目,本文对橡胶衬套的建模及其对悬架弹性运动与整车转向特性的影响问题展开了研究。
本文具体阐述了悬架KC的内容、研究手段及特性指标,建立了分析悬架KC特性的虚拟样机库,分析了影响悬架弹性运动的因素及本质原因(橡胶衬套变形)。在分析悬架橡胶衬套工况特点和传统衬套模型不足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与模态综合理论建立了面向结构的橡胶衬套柔性体模型,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适合研究悬架弹性运动的较多优点,且保证了较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衬套柔性体模型和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MPV样车前后悬架及整车模型,并结合试验进行了悬架及整车相关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衬套柔性体模型结合虚拟样机方法模拟分析衬套对悬架弹性运动及整车转向特性的影响是可行的。针对样车不足转向量偏大的问题,利用考虑束角变化的汽车双轨运动模型分析了悬架弹性运动影响整车转向特性的机理,并结合仿真与试验,探讨了通过调整衬套改善前后悬架弹性运动及整车转向特性的各种方案及改善效果。结果,仅通过减小后悬架导向臂4个衬套的材料模量并改变外侧衬套的安装方向,便改善了侧向力作用下前束角的C特性,进而使样车获得了满意的不足转向特性。
|
|
|
|
1 |
王云超;陈宁;高秀华;;多轴转向车辆侧向动力学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2 |
宋传学;袁鸿;蔡章林;;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悬架虚拟样机库[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5期 |
3 |
王云超;高秀华;陈宁;;多轴转向车辆动态转向控制策略研究[J];专用汽车;2009年08期 |
4 |
张春花;李翔晟;肖朝明;;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5 |
杨树凯;宋传学;安晓娟;蔡章林;;用虚拟样机方法分析悬架衬套弹性对整车转向特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5期 |
6 |
张小江;高秀华;杨铭;;多轴转向车辆的转向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
7 |
王南;平恩顺;岳龙山;李伟;;基于ADAMS/Car Ride的整车平顺性建模与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10期 |
8 |
廖林清,张晋西,郑光泽;基于实例的产品快速设计技术[J];现代制造工程;2004年07期 |
9 |
周兵;杨凡;徐琪;;基于ADAMS的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
10 |
刘伟;史文库;方德广;郭福祥;桂龙明;;针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悬架系统控制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1年06期 |
11 |
王云超;陈宁;周梅;胡景煌;;双单向阀式油气悬挂系统仿真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3期 |
12 |
王成国;铁道车辆工程的虚拟样机技术[J];中国铁路;2001年05期 |
13 |
崔胜民,张京明,张为春;铰接式车辆稳态转向特性[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1995年03期 |
14 |
程露敏;轻便型摩托结构动态分析计算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5 |
高济众,戴福明,詹姆斯·穆尔;机床整机建模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改进方法之一[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6 |
陆正煜,伦景光,倪佑民;汽车转向特性模拟计算的初步研究[J];汽车工程;1982年01期 |
17 |
谢耕,郑兆昌;动力子结构法中Ritz基的一种选择[J];振动工程学报;1990年02期 |
18 |
高济众,戴福民,詹姆斯·穆尔;机床整机建模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改进方法之二[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19 |
刘纪锋,黄太平,邹学岩;基于知识的转子系统建模与动力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1996年01期 |
20 |
屈求真;三轴汽车前后轮转达向时的稳态转向特性研究[J];汽车研究与开发;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