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随机有限元自动微分方法的研究

马风雷  
【摘要】: 研究随机机械结构可靠性的常用方法是随机有限元方法等。其重要步骤之一是计算极限状态函数对于各结构参数的偏导数。只有极少数简单的、可得到解析解的问题用手工推导偏导数计算公式计算偏导数;大多数工程问题不能得到解析解,其导数则大多是用数值差分代替。数值差分方法,存在截断误差大、求解精度低等缺点,会引起后续计算中出现很大的误差,从而导致非常不精确的计算结果。因此,严重地限制了随机有限元方法的实际应用。自动微分是根据计算函数值的程序由编译系统自动生成计算该函数导数值的程序。在导数计算过程中没有截断误差,可以得到导数的精确解,而且还避免了导数表达式繁琐的解析推导。 本文提出了随机有限元自动微分方法;阐述了自动微分的原理,推导了自动微分的计算公式;并说明了该方法在随机结构响应分析和复杂机械结构的可靠性计算问题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长柱形高压天然气罐随机结构响应和可靠性,并将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两种方法的结果非常吻合,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应波;李杰;蒋波;;基于随机有限元方法的结构可靠性预计[J];质量与可靠性;2011年03期
2 刘侃;田鑫鑫;;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1年03期
3 刘连月;;浅议机械手PLC控制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4 赵勇;赵淑芳;;市级气象局通信网络高可靠性设计与构建[J];气象科技;2011年04期
5 孙建勋;张立强;陈建江;刘继红;李连升;;集成协同优化策略与性能测量法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年08期
6 张志国;刘宇;朱辉;刘鸿瑾;李澍;;片上系统(SoC)空间应用前景及可靠性若干问题的思考[J];质量与可靠性;2011年03期
7 张先伟;孔令伟;郭爱国;拓勇飞;;湛江强结构性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相关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8 孙怀义;石祥聪;;可靠性、安全性与功能安全的关系研究[J];机械与电子;2010年S1期
9 何红妮;吕震宙;;正态变量相关情况下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新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义冬;石伟峰;陈信;;导弹装备使用阶段贮存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7期
11 陈丽娟;;浅谈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与维修性[J];科技资讯;2011年17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瑞良;周敏琛;;断路器操作机构储能弹簧的可靠性设计[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朱起悦;;高可靠实时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技术[A];2005第二届电子信息系统质量与可靠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娜;张义民;;蜗杆传动可靠性分析的参数灵敏度[A];2009年全国机械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邓玉芬;范德睿;;功率放大器的可靠性和电磁兼容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洪滨;时庆兵;;接触器可靠性设计的软件实现方法[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马云东;李东;张大明;桂祥友;;基于可靠性的巷道锚杆支护动态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与应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7 熊绍钧;;三峡工程液压启闭机的可靠性设计[A];水工机械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7年
8 须雷;;起重机可靠性考核[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杨震;杨祖华;;以可靠性为中心提高工程装备维修水平[A];2005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暨“车辆与工程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温小云;牛忠霞;师宇杰;;行波管电源可靠性分析[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风雷;随机有限元自动微分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杰;非线性结构随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黄炎生;随机有限元法及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大坝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1995年
4 曾志斌;虚拟企业合作关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东;基于可靠性的锚杆支护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6 王桂萍;加工中心可靠性及绿色性评价体系与增长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冯海林;网络系统中可靠性问题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祁长青;青藏铁路冻土路基温度场随机有限元分析与变形可靠性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9 黄海林;高可靠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10 王涛;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思刚;软件可靠性技术及在IS-2000协议软件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陈玉兵;CM2L塑壳断路器漏电保护的可靠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袁亚辉;多学科设计优化及其不确定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许三罗;薄壁弹体动态强度失效模式的概率特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赵岭;断根机变速箱可靠性设计及其阻力测试系统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6 朱立军;微波密度湿度检测仪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张云珍;智能电视摄像镜头光机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徐世锋;160km/h货车转向架的可靠性设计[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照伟;点焊微电脑控制系统研究及可靠性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娄辰;3.1~3.4GHz-45W硅微波脉冲功率晶体管的研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松;复杂机械装备可靠性设计与评估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2 ;GSM移动基站可靠性设计[N];人民邮电;2000年
3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杨启善;新书介绍:《可靠性设计大全》评介[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4 ;服务器系统网络可靠性设计[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白广忱;汽车制造装备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刘烨;"高压"下的线缆业"合格"注解"事过境迁"[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王毅;品质决定成败[N];电脑报;2005年
8 北京 王栋才 王进和;大功率IGBT开关型直流稳压电源的可靠性设计[N];电子报;2001年
9 晨风;MTBF再创世界记录 联想扬天抒写品质传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10 马元奎;南瑞:让北京地铁5号线稳定运行[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