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研究和评价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基于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经典范式建立了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世界上不同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的比较,以及对影响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各种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的系统分析,揭示了软件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从影响因素角度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进行了SWOT分析。构建了包括产业规模与市场绩效、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经营效率、企业组织管理与文化建设、创新环境支撑力等五个方面的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软件产业在全国各省区软件产业发展和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产业规模、产业效率、发展能力及综合竞争力诸多方面以及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比,特别对基于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东北三省的软件产业进行比较。本文最后提出了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
|
|
|
1 |
徐冠华;成就卓著 突出创新[J];遥感信息;1999年04期 |
2 |
姚国璋,陈伟民,郑隆建;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电子展望与决策;2000年04期 |
3 |
袁红清,钟昌标;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地理构成[J];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
4 |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工业技术进步;2001年04期 |
5 |
杨新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J];电子测试;2002年03期 |
6 |
杨柏林
,米红
,杨炳铎;青岛软件产业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3年12期 |
7 |
高煜,郭俊华;软件产业投融资体制:问题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4年04期 |
8 |
刘子军;;浅论我国目前软件产业科技发展创新与对策[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4年04期 |
9 |
刘爱菊;秦国华;;财务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07期 |
10 |
王同;;软件产业的微笑曲线[J];新华航空;2007年11期 |
11 |
;坚持自主创新突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瓶颈[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年06期 |
12 |
;中国软件产业,危机中逆势飞扬[J];长三角;2009年09期 |
13 |
蒋福钧;关于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的设想[J];化工设计;1995年04期 |
14 |
唐敏;把握转折机遇 加快软件产业发展[J];软件世界;1996年06期 |
15 |
;电子部提出软件产业发展重点[J];航天技术与民品;1998年05期 |
16 |
汤世华,古威,张国海,姚卿达;广东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的若干建议[J];现代计算机;1998年10期 |
17 |
钟东江;产、研、学优势组合,发展广东软件产业[J];现代计算机;1998年10期 |
18 |
;软件产业前景灿烂 联想IBM携手共进[J];中国信用卡;1998年11期 |
19 |
刘长恩;;加速发展软件产业 迎接新世纪挑战[J];信息化建设;1998年03期 |
20 |
尹国英;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态势及成功举措[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