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民主党派参政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盛海英  
【摘要】: 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作者试图对民主党派参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便增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薄弱环节。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民主党派参政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其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此选题的研究,为我国民主党派参政提供理论参考,并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者运用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的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对本选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民主党派参政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的参政运行机制。本文作者认为,民主党派参与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使民主党派参与政治文明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就必须通过社会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真正重视民主党派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民主党派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参政能力;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焰安;;试论民主党派的有序政治参与[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阎敏;余莉萍;;同心同行,共创绵竹灾后美好新生活[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谢俊;;论新形势下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措施[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童凤华;;中共党委进一步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思考——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乔方亭;王青;李远胜;曹姣星;;关于韶关市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调研与建议[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张钧巨;;西安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状况调查[J];理论视野;2011年07期
7 姚建华;许婷;;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的结构与功能[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8 贺蕊玲;;关于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刘军;陈有春;;论民主党派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的作用——以政治角色理论基本范畴为分析视角[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唐斌;;试论加强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与途径——政治文明的视角[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11 陈大明;曾昭富;孙基志;李华桥;;关于民主党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搞好对成员政治引导的论探[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2 周万辉;;不断推进民主党派工作科学发展[J];中国统一战线;2011年04期
13 罗贤标;罗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J];当代江西;2011年07期
14 葛大可;;永不结束的情谊[J];前进论坛;2011年08期
15 魏公庆;;心语[J];政协天地;2011年07期
16 李金河;;政党关系和谐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7 刘笑嶂;;试论民主党派在网络政治中的角色定位[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8 胡滨;;影响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态势的主要因素[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9 朱新光;马超;;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探析[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0 杨芳;沙晓华;聂瑞华;;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校民主党派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J];才智;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发进;;民主党派参政规律探讨[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人佶;;新时期下民主党派的党建原则[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漆畹生;;参政学、参政技术和参政艺术初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周舜武;;我国参政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经验[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高世春;;探析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吴颖新;;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的思考[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高青;;从所处历史方位看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8 张瑞芳;;当代中国政党和谐的运行机制研究[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9 王冬;;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民主党派工作开展[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郭明利;;论以“政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盛海英;民主党派参政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曾庆军;合作和协商的政治:中国民主党派参政方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刘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胡月英;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陈喜庆;当代中国党际领导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钟德涛;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与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浩集;改革开放以来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菊;民主党派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2 苏艳;论社会转型期参政党的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蔡碧玉;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芳;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峰林;高校民主党派的建设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大伟;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郑金屏;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周丹;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祝淑月;民主党派与公共政策制定[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廉维亮;谨慎思辨前瞻[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民革厦门市委会 陈维新;参政党政党意识的内涵[N];团结报;2007年
3 周益能;民主党派在构建和谐安康中大有可为[N];安康日报;2006年
4 王明佳 (作者单位:中国民主建国会盘锦市委员会);关于参政党建设问题的思考[N];盘锦日报;2007年
5 致公党省委秘书长 潘志建;民主党派成员要学好用好章程 强化“四个意识”[N];贵州政协报;2011年
6 高贤芳;增强参政意识 提高参政水平[N];贵州政协报;2007年
7 记者 秦维;各省级组织共享工作“传家宝”[N];团结报;2010年
8 任一龙;创建参政党服务大局的新品牌[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民革泰州市委会副主委 丁南;光荣的职责 神圣的使命[N];团结报;2008年
10 中国民主同盟深圳市委员会;参政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思考[N];深圳特区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