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张在茂  
【摘要】: 财政分权反映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其他政府层级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政府职能有效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财政分权的理论研究还没有一致定论,一方面,对财政分权是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颇有争议;另一方面,财政分权是否在平抑地区差异上发挥作用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本文对财政分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财政分权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不仅要关注地区经济增长,还要在缩小区域差距等方面发挥作用,以实现地方经济的均衡发展。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既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也是体制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比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是在促进地方经济均衡发展过程中作用并不显著,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拉大经济差距的助推力量,在相关配套机制滞后情况下这种问题尤为突出。构建和谐的财政分权体制目标模式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的均衡发展,文章提出了相应对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卓珺;;中国式财政分权与经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2 于长革;;财政分权、政府间竞争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J];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08期
3 龚锋;雷欣;;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J];统计研究;2010年10期
4 于长革;;中国式财政分权激励下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J];当代财经;2009年06期
5 辜丽珊;;财政分权在转型国家的实践——由中、印财政分权体制对比看中国式财政分权[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05期
6 杜超;;略论财政分权与市场自发演化制度和政治体制之一致性及相容性[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7 程永林;;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强制性制度变迁[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8 赵永亮;赵德余;辛广海;;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三大“支出偏好”与经济绩效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王乔;汪柱旺;;政府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9年12期
10 张璟;沈坤荣;;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1 赵祖新;;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2 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13 秦强;;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J];财政监督;2011年24期
14 熊昕;安钢;;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公共医疗供给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年16期
15 赵文哲;;财政分权与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16 罗伟卿;;财政分权理论新思想:分权体制与地方公共服务[J];财政研究;2010年03期
17 赵佳佳;;供给公共服务的财政分权模式国际比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8 卢洪友;李凌;;财政分权视角下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2期
19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20 官永彬;;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区域差距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在茂;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文剑;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3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昉;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