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与“百家争鸣”时代之终结
【摘要】:
荀况是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他的学说体系以儒家的理论为基础,综合吸收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成为战国后期“百家合流”的代表性人物。荀子的思想境界和学术成就标志着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百家争鸣”时代的终结。本文主要以文化史和学术发展史为视角,对荀子的思想学说和历史地位作出新的评价。
在内篇,笔者对荀况的学派属性进行了考辨,也就是围绕荀况如何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创新战国儒家思想体系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将历代讨论荀况学派属性的诸家说法进行了回顾及述评;其次,通过分析诸家关于《荀子》成书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荀子》一书是研究荀子可以信据的重要资料。其次,从该书中笔者发现无论从文字还是学说思想,荀况都是完全符合汉代学者关于“儒家”定义的。最后,本文又针对荀子学说中的核心思想、他在儒家典籍的经典化问题及传承的地位及作用等方面进行考证,认为荀况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又根据荀况对儒家经典整理、传承及其弟子中的分化情况,可知荀况在战国晚期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以及后世儒家学术的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外篇中,笔者认为《荀子》书中有多处批评先秦诸子的文字。其出发角度是存在差异的,它的差异正体现了荀子治学的前后阶段性差异。本文针对《荀子》中批评其他诸子的文字和吸收其他诸子的文字,考证了荀况是如何吸收诸子的学说,并将这些纳入到他的儒家思想体系的。随后,本文又对荀况如何影响战国末期其他诸子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最后,本文通过对历代荀学研究总成绩的回顾,指出尽管历代学人在荀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时至今日还没有哪一位学者在荀学研究中把荀况置入特定的文化和学术背景下,对荀况及其学说给予准确定位,并作出全面、系统的评价。这就为本文的探讨留下了较大的学术空间。这正是本文要努力探索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