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二十世纪美国生态环境的文学观照

卢国荣  
【摘要】: 基于美国特有的拓殖历史和文化,美国文学界较早关注环境主题的书写和研究。从殖民地时期起,美国作家就开始通过文学表述、表达环境问题。本论文借助环境主义和环境道德理论,大体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现代环境保护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美国三次环境运动高潮为历史框架,选择第一次环境运动高潮期间的薇拉·凯瑟、第二次环境运动高潮期间的厄内斯特·海明威与威廉·福克纳、第三次环境运动高潮期间的彼得·本奇利与威尔·科林斯为个案,研究考察他们在创作中对于环境问题的文学观照,从朦胧的直觉到清醒的呼吁,大体沿着史的线索,进行整合分析。在对所选美国作家之于环境问题的书写进行系统研究后,笔者得出结论:作家的环境想象是对现实的文学回应。反过来,作家们所表达的环境价值观念和环境保护思想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公众的观念和认识。同时,美国文学反映了美国具有历史文化特性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变迁。作家们的文学表述所付出的努力,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责任感和超前的环境意识以及他们释放的生命热情与激情,从总体上说,这仍然是,也仅仅是一种文学的努力、文学的关怀、文学的关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陶笑眉;;构建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伦理原则的最佳选择[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曹素芳;;湘西自治州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环境伦理思考[J];民族论坛;2007年06期
3 田海平;环境伦理与21世纪人类文明[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胡建,陈国跃;环境伦理与普遍伦理[J];唯实;2001年05期
5 陈爱华;环境伦理何以可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张勇;庄子哲学的环境伦理启示[J];华夏文化;2004年03期
7 郑慧子;环境伦理的科学基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祐素珍;;解读环境伦理的新视角:实践哲学[J];兰州学刊;2007年02期
9 周文云;;探析市场经济下的环境伦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7期
10 屈振辉;;现代环境法理念的伦理诠释[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1 董明利;;环境伦理视域下的消费主义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2 刘卫平;;迈向21世纪的读物[J];博览群书;1998年08期
13 陈少峰;论环境伦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14 佑素珍;将环境伦理的理念引入环保实践──读《走向深层的环保》一书[J];哲学动态;2001年12期
15 周海林;理性危机与可持续性伦理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4期
16 苏宝梅;;伦理学视阈下的绿色信贷[J];道德与文明;2010年02期
17 李爱年;环境伦理──环境保护的灵魂[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18 胡建,陈国跃;环境伦理: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19 李亚宁;论环境伦理的哲学基础[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0 王建林,杨涛,衣学慧;环境伦理的困境与出路[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润全;高建国;李云鹏;;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梁福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淑英;高永胜;叶碎高;郑加才;;合理水面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初探[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树彬;王清;郭秀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孙小霞;胡祥青;冯晓晖;刘辉文;;景德镇陶瓷工业窑炉的变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6 陈志斌;;现金流内部控制:生态环境视角与风险防范导向[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李宗领;;退耕还林修复生态环境创新模式研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李运海;;铁路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的基础是环境保护[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许景峰;丁小中;;走出建筑设计中节能与生态的误区[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毕宝德;;城乡土地开发与生态系统建设[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国荣;二十世纪美国生态环境的文学观照[D];吉林大学;2008年
2 笪浩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天晓;自然价值的重估与诗意的栖居[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海量;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兴春;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宋文东;红树植物红海榄系列化学组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7 尼庆伟;沈阳卧龙湖湿地生态退化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吕欣;环境刑法的反思与重构[D];山东大学;2008年
9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10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环境基础[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令昕陇;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生态意识[D];兰州大学;2007年
3 金勇强;宋夏战争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娜;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乡村聚落景观整体营造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吴剑兰;生态学视野中的中学教师持续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群;东江流域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7 张丽;陕西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董入莉;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袁菁;环境伦理视野下的环境法修改[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辉;论酒店环境伦理建设[D];沈阳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毅;学界正在阐述的当代“生态文明”[N];文汇报;2007年
2 刘科;科学出版社成立翻译中心[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苑淑娅;我院26种图书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规划选题项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袁晞;2006:与阅读有关的热点[N];人民日报;2006年
5 记者 孙珏;“发标”对接迈出实质一步[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6 柯吉;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主打馆配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晋悦;出版难做,书店更难做[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孙珏;环保书 走进大众视野正当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苗燕;北京金融生态为何没有拿到高分[N];北京现代商报;2005年
10 张旭东;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四方面内容[N];中国改革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