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地区金多金属矿产资源预测研究
【摘要】:
本文在对白山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基础上,对该区金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找矿模式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利用区域1∶20万航磁资料的位场不同高度上延处理,分别解译出不同深度层次的线形构造与环形构造,从而解决了老基底地层展布形态、隐伏岩浆岩岩体的空间形态、多组深部断裂的交汇关系、岩浆岩及老基底与盖层的接触关系等一系列成矿条件识别问题。同时对地球化学单元素异常与组合异常及其与岩浆岩体、老地层、构造三者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给出了DEM三维模型,首次编制了该区1∶20万综合矿产资源预测图,从而建立了该区矿产资源预测模型及找矿模型。在定位定量预测过程中,对地质变量的空间逻辑组合关系、合理赋值与赋权等关键内容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地质变量的逻辑组合成果,应用特征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逻辑信息法等方法对本研究区进行金多金属成矿预测。对各种方法的预测成果进行综合比较,最后提交白山地区金矿资源的重点预测远景区19处,同时给出结论:32、39、43号预测单元为寻找金矿最重要远景区;8、9、17、22、26、30、31、46号预测单元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可以作为后续找矿工作的重点单元;4、5、14、15、16、27、34、37号预测单元与前两组单元相比成矿有利度相对较低,需要对单元做进一步的勘查工作,作为找矿的远景储备单元。因此论文所做的工作为该区实际找矿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
|
|
|
1 |
陈永良,李学斌,许亚光;秩特征分析方法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98年02期 |
2 |
林碧英;矿床统计预测微机处理系统的研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3 |
;秩相关权法及其在资源靶区定位预测中的应用[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4 |
刘光萍,王京贵;关联分析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91年03期 |
5 |
汪云甲;;地质变量的稳健修匀[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0年02期 |
6 |
肖斌,王勇;浦城地区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预测[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7 |
金友渔;基于地质变量时间序列的时变Logistic映射模型[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
8 |
吴龙英;应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选择最佳的勘探工程间距[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9 |
武耀诚,冯祖钧;介绍一种通用的地质变量正态转换方法[J];地质与勘探;1982年10期 |
10 |
汪云甲;地质变量的稳健趋势面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11 |
李新忠;;傅里叶级数法内插及外推的绘图计算程序设计[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1年03期 |
12 |
方海东,施斌,吴振君;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三维地质分析[J];上海地质;2001年S1期 |
13 |
王京贵,刘光萍;模糊综合评判在勘探基地选择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90年03期 |
14 |
袁峰,周涛发,李湘凌,祁轶宏,岳书仓;基于GIS的矿产资源预测现状及关键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15 |
刘洪;廖丽萍;张庆灵;;贵州省区内金矿远景区预测[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
16 |
陆承新
,王世称;矿产资源预测方法中的回归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2年04期 |
17 |
倪萍;;简述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J];华商;2007年17期 |
18 |
王世称;关于开展矿产总量预测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1983年09期 |
19 |
陈永良,伍伟,刘大有,蔡尧忠;基于MapInfo的地质变量自动化选择与赋值[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20 |
薛峰;;基于GIS的成矿预测系统[J];新疆有色金属;2007年S1期 |
|
|
|
|
|
1 |
;吉林大学农学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
2 |
;吉林大学农学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
3 |
余根峰;张定源;芮行健;孙南圭;;新疆D矿田金矿资源定量评价[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9)[C];1991年 |
4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疗队抗震救灾先进事迹[A];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C];2009年 |
5 |
;前言[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6 |
;前言[A];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
7 |
侯俊英;王秀华;温克;李红;杨世杰;;注射用蒺藜皂苷抗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
8 |
刘中树;;抓住合校契机 搞好学科整合[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
9 |
;代前言[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10 |
李凤文;王满霞;李晓光;张文石;高燕京;鄂征;张惠祥;孙允秀;姜文普;毛坤元;;吉林人参地上部分挥发油抗癌研究的扫描电镜观察[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