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土力学特性及抗冻性试验研究
【摘要】:
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对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研究的基础上,对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的动力、静力特性及抗冻性进行了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利用路强仪(路面材料强度试验机)量测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在不同含水量和不同灰土比的静力参数。
2.利用动三轴量测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的动力参数。
3.室内试验量测含水量和灰土比对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的冻胀性的影响。
通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含水量对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显著,灰土比对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更显著;灰土比对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的变形模量没有影响,含水量对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的变形模量影响显著。对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在不同含水量、不同配合比在-15℃进行了冻胀试验,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随着粉煤灰含量的增加冻胀量降低。灰土比1:1时冻胀量最小,灰土比为1:4时冻胀量最大。对比曲线的斜率看来,冻胀试验开始时,冻胀率迅速增加,曲线趋于平缓,即冻胀率趋近稳定值。同一灰土比不同含水量下冻胀量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冻结温度,随含水率的增大土冻胀量增大,冻胀性增强;粉煤灰改良易冻胀土的冻胀在降温初期(粉煤灰中水的相变过程)表现最为强烈,随后随温度下降而逐渐趋于稳定,小含水量时甚至出现冷缩现象,即当温度较低时,冻胀与冷缩逐渐达到平衡;冻胀量与含水量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含水量越高,冻胀量越大。
|
|
|
|
1 |
李国恒;;简支钢筋混凝土梁桥静动力检测技术研究[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8年02期 |
2 |
李东升,张耀春,张福海;三角形截面的空间格构式刚架体系静力参数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4年01期 |
3 |
任淑琰,顾明;斜拉桥拉索静力构形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4 |
魏志刚;;污水截流工程排桩式作业井的工程试验与分析[J];工程与试验;2011年02期 |
5 |
郭应征;筒体大开孔焊接结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4年01期 |
6 |
王静;吴春利;曲肖龙;;静-动结合法应用于简支梁的损伤识别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7 |
任伟新;黄大祥;;车轴钢应变疲劳参数测定[J];机车车辆工艺;1990年05期 |
8 |
聂宏,乔新;一种新的应变疲劳材质参数估算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9 |
刘荣桂;李成绩;蒋峰;龚向华;;碳纤维斜拉索的静力参数特性分析[J];建筑结构;2007年02期 |
10 |
孙洪鑫;王修勇;陈政清;;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LuGre模型参数辨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23期 |
11 |
李淑文,陈志伟;某机翼疲劳寿命估算[J];航空学报;1992年05期 |
12 |
盛伯浩;产品虚拟开发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1998年11期 |
13 |
史长莹,郑文新,郭秀兰;石门沟贮灰场粉煤灰动静力性质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9年02期 |
14 |
任伟新,黄大祥;车轴钢的应变疲劳行为[J];铁道学报;1991年02期 |
15 |
史长莹,章美文,郭秀兰;邯郸电厂贮灰场材料动静力性质试验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6 |
宗周红,任伟新,阮毅;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17 |
陈忠兵;ZG15Cr1Mo1V低周疲劳曲线[J];湖北电力;2005年01期 |
18 |
马桂珍;刘晓平;陈淑娟;;桅杆结构的纤绳工作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年05期 |
19 |
任伟新,夏时行;35CrMo合金钢低周疲劳参数测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992年02期 |
20 |
任伟新;一个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及实验验证[J];铁道学报;199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