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流线分析的客运枢纽内部设施布置优化研究

高晶鑫  
【摘要】: 客运枢纽内部行人流线顺畅有序的空间设计对客运枢纽内部设施布置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行人流线顺畅有序的同时,进行设施布置优化控制,是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建设和运营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论文研究了基于流线分析的客运枢纽内部设施布置优化控制问题。 首先,论文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客运枢纽流线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流线分析的目标对客运枢纽进行区域划分,分区域统计各类流线的数量,分析流线的静态分布规律。根据枢纽内不同功能区域存在的各种不同去向的客流,研究不同功能区域内的流线占用情况。根据客运枢纽内部流线的分类,在既定综合枢纽布局方案下生成枢纽内部的行人流线,识别客运枢纽中的瓶颈区域,并分析产生瓶颈区域的原因。根据产生的原因,按照消除流线瓶颈区域的两种方法对由流线分析识别出的瓶颈区域进行局部优化。 然后,以流线分析的理论方法为前提,结合系统布置设计的理论成果,提出了基于流线分析的改进的设施布置方法,该方法从参数转换、步骤转换和引进计算机仿真技术三个方面改进了原SLP方法;进而,建立设施布置的优化模型,即统筹考虑设施布置安全效用、功能效用、结构效用三参数的设施布置总效用模型;给出了分别针对设施布置设计阶段和设施布置改进阶段的设施布置优化控制策略。 最后,通过西直门地铁换乘枢纽的案例分析,验证了基于流线分析的设施布置优化模型的正确性,以及设施布置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客运枢纽的设施布置优化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翊民;城市高架铁路、轻轨运输系统和客运枢纽建设[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8年04期
2 宋昌娟;浅析淮安市公路客运枢纽站场布局规划[J];现代交通技术;2004年01期
3 ;广州新客站亚洲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枢纽[J];铁道建筑技术;2009年07期
4 周振庆 ,苏振声 ,赖秀生;国外客运枢纽示意图(续5)[J];铁道运输与经济;1983年06期
5 刘梦涵;汪忠;高建华;;国内外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经验与启示[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0年04期
6 王尤优;上海公交客运枢纽发展的思考[J];交通与运输;2005年02期
7 徐英俊;;综合客运枢纽旅客换乘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年04期
8 曹守华;交通枢纽浅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4期
9 ;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实现交通运输无缝衔接[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0年04期
10 刘术红;;高速铁路客运枢纽交通规划研究[J];山西科技;2007年02期
11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现代客运枢纽分会成立[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年08期
12 张伯敏;;从上海南站看城市交通枢纽的综合效益[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年03期
13 孔情情;陈井爱;;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引导标识设计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02期
14 邓惠章;林航飞;韩胜风;肖鹏;;客运枢纽指路引导系统研究[J];城市公用事业;2010年06期
15 张亚芹;;加快枢纽建设 缓解交通拥堵[J];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03期
16 ;关于扩建北京铁路枢纽发展旅客运输的刍议[J];铁道学报;1981年02期
17 苏跃江;王晓原;于良辉;李德刚;;基于仿真的公铁联运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9年02期
18 王树盛;;江苏城市综合交通专栏[J];江苏城市规划;2010年04期
19 蔡昌淼;刘少波;付百学;吴彪;;中心城市综合客运枢纽问题分析及对策[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年06期
20 刘福华;赵怀民;邓瑞;;大型铁路客运枢纽设施应急能力匹配度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胜跃;;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布局与交通组织探讨[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高克跃;;大型铁路客运枢纽一体化交通组织——以厦门北站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蔺军;高继领;李建华;徐春兰;付亮;;新广州火车站钢结构节点深化设计与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寅大;蔺军;徐春兰;高继领;任军;;新广州火车站大型空间钢结构的制作与施工技术[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巍;;国内大型铁路客运站发展趋势研究及应用——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轨道交通[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徐竞琪;滕靖;刘好德;陶媛;;城市交通枢纽运行可靠度模型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乔牧;;哈大客运专线哈尔滨西站周边用地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崔华;;“七个加强”促管理 科学发展上一流[A];北京市物资流通协会2010年理论文集[C];2011年
10 马士江;许俭俭;;市郊高铁枢纽新城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思考——以上海市松江新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磊;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空间建构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宣登殿;综合客运枢纽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周侃;高铁客运枢纽换乘行为分析与设施配置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谢征宇;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姚凤金;旅客综合枢纽运输协调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唐明;客运枢纽行人交通行为模型与仿真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晶;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王茂奎;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运一体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陈方红;城市对外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布局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纪建;铁路客运枢纽换乘组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高视之;基于空间句法的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内部空间组织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孙浩;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方案设计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4年
4 唐子涵;综合客运枢纽站流线组织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郝凯冰;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布置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贾培培;高峰期综合客运枢纽内部拥堵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刘一川;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组织的耦合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高士麟;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袁文超;客运枢纽对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李兴华;综合客运枢纽交通方式协调调度[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江苏首席记者 王瑞水;江苏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记者 刘晓东;各地铁路积极打造客运枢纽[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记者 徐飞;零换乘:江苏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记者 钱怡;苏州新火车站成重头戏[N];苏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何秋斌;太仓综合客运枢纽正式投用[N];中国交通报;2009年
6 记者 林兰;综合客运枢纽为城市带来深刻变化[N];镇江日报;2009年
7 别坤;中交协现代客运枢纽分会成立[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翟相哲;市府调度东部新区客运枢纽建设[N];邯郸日报;2011年
9 赵明林;北京客运枢纽:无缝衔接立体换乘[N];中国交通报;2003年
10 撰稿 本报记者 黄伟清;南京地铁,这样影响我们生活[N];南京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