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供求、价格波动与安全问题的实证分析
【摘要】: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与粮食有关的问题(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进口、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粮食政策效率以及农民种粮收益等问题),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保证粮食供给、稳定粮食价格以及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始终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本文以我国粮食供求、价格波动为主线,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政策效率和农民种粮收益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本文首先对我国的粮食供给能力和粮食需求状况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其次,从具体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出发对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利用蛛网理论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历年粮食价格波动的特点、原因以及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与粮食现货市场价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再次,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我国粮食产业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利用DEA模型和数理分析对我国当前的粮食政策进行了计量评价和数理推导,指出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情况一般,且粮食消费者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得到的利益要大于种粮农民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得到的利益。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详细分析影响我国粮食供求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ARMA模型和GARCH模型,根据不同的人口增长率分别计算出了我国在2010—2015年的粮食供求缺口数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大豆、玉米和小麦的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ADF和GRANGER因果检验,指出不同粮食品种的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出了我国在1983—2006年历年的粮食安全指数,并指出我国不同时期粮食安全状况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