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历史”到“全球化”
【摘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的直接理论源头是黑格尔。马克思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基础上赋予了“世界历史”概念以全新的内涵:在一般意义上,世界历史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在特定意义上,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特有的现象,以资本为轴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使历史真正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封闭体系,而是发展中的理论。以马克思的资本积累论为起点,罗莎·卢森堡通过“第三者”理论,列宁通过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一次拓展。而沿着罗莎·卢森堡和列宁所开辟的道路,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实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二次拓展。在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因为论述了全球化的早期特征而在各种全球化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它作为一个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叙事框架,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当今的时代性质和时代特征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