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U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监测及传播动力学研究
【摘要】: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各种慢性病、肿瘤患者逐渐增多,由于治疗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各种创伤性和侵入性检查广泛应用,及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使用,均可使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创并极易发生感染。再加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滥用、乱用现象日益严重,导致细菌变成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愈后极差,治疗十分棘手。目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制约医疗效果的主要负面因素,影响波及全世界,患者病死率极高,与艾滋病、肿瘤并称世界三大医学难题。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对于控制管理医院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二者各有局限性。而多重耐药菌的动力学研究在目前国际国内研究中仍处于尝试阶段。因此,开展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目标性结合全面性监测,同期结合传播动力学研究,分析感染控制措施作用,全面研究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的关键因素,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流行。
本研究选择一所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作为目标性监测对象,采用前瞻性设计,开展住院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因素(空气及物品表面等)的综合性监测。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目标菌群。监测同期开展多重耐药菌传播动力学研究,主要包括:医患接触率,患者与医务人员数量比,阳性患者转出频率及接触中传播机率等;感染控制措施(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医务人员分组)效果研究。利用该病房搬迁事件,深入分析环境因素与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关系。开展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监测,减少医务人员病房内接触,适当隔离并加快转出阳性携带患者,加强手卫生宣传监督,建议护士与患者1对1分组原则,加强环境消毒,才能有效地减少多重耐药菌医院内定植感染的发生,为医院感染多重病原体监测和传播动力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
|
|
|
1 |
李小珍;胡正路;苏健;韩艳萍;廖映玲;;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年06期 |
2 |
鲁桂英;李英姿;何凤;岳荣川;;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年08期 |
3 |
冯霞飞;叶进燕;高秋琦;王丹;潘景业;;ICU医院感染败血症76例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11期 |
4 |
李红玉,李国成,林君仪,梁卓智,胡俊庭;医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J];广东药学;2000年03期 |
5 |
袁炳斌;;外科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年21期 |
6 |
于芳;赵琳青;;ICU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21期 |
7 |
莫为春;刘国平;张志华;顾彩峰;;上海金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年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年05期 |
8 |
张云,文世英,覃金爱,朱莲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9期 |
9 |
李卫光;秦成勇;王一兵;朱其凤;马立新;迟蔚蔚;;山东省12所综合性医院ICU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04期 |
10 |
刘冰,贾淑梅,覃仕英,张永琴,顾克菊;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年04期 |
11 |
邱文秀;崔洪文;;ICU病房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16期 |
12 |
丁力;黄晓敏;何秋玲;王改霞;;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在ICU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8年04期 |
13 |
李雅卿,黄卫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02期 |
14 |
胡波,陈萍,陈伟,刘丁;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讨(英文)[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
15 |
何庭辉;田碧文;;综合性中医院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24期 |
16 |
董玉梅;周新;周凤玲;靳桂明;;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调查[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年08期 |
17 |
张艳莲;付秋冰;;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94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22期 |
18 |
喻茂娟,黄德远,夏贵喜;一所教学医院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
19 |
张兴华,孟庆慧,张彦美;预防和控制MRSA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1年05期 |
20 |
刘冰,贾淑梅,覃仕英,顾克菊;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69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