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磺酰胺基团的汞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识别机理研究
【摘要】:
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对Hg2+的检测在生命、环境和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荧光离子探针方法不仅使用便捷,而且在灵敏度、选择性以及实施实时、原位检测等方面均具有突出优点,因此开发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良好水溶性的Hg2+荧光探针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和研究目标。本论文以丹磺酰基团为荧光发色团,磺酰胺基团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几种氨基酸衍生物作为汞离子荧光探针,在水溶液中利用荧光离子滴定实验检测了它们对金属离子的识别特性,并利用多种实验方法对相关识别机理作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设计、合成了含有色氨酸的探针分子——2-(5-二甲氨基-1-萘磺酰胺基)-3-(3-吲哚基)丙酸甲酯(a),该分子有良好的水溶性,对汞离子的识别具有高度的选择专一性、极高的响应灵敏度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可应用于活体细胞内汞离子检测。
2)合成了含有双酯基氨基酸衍生物——2-(5-二甲氨基-1-萘磺酰胺基)琥珀酸二甲酯(b)和2-(5-二甲氨基-1-萘磺酰胺基)琥珀酸酯戊二酸二甲酯(c),它们具有良好的水兼溶性,对汞离子的识别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并具有除去溶液中汞离子的功能(过滤法)。
3)合成了含有亮氨酸的一系列衍生物,通过荧光离子滴定实验对比研究了探针分子各基团与识别的选择性、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等的关系;并通过对比分子结构与荧光离子滴定实验结果,研究了BSA在丹磺酰类探针分子与汞离子识别过程中的作用原理。
同时,我们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单晶X-光衍射等技术方法对这些探针分子与汞离子的识别模式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为进一步设计和优化汞离子荧光探针奠定了基础。
|
|
|
|
1 |
杨凤丽;朱晓霞;胡白石;徐丽娜;娄旸;刘凤权;;重金属汞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高技术通讯;2008年05期 |
2 |
门洪,邹绍芳,Andrey Legin,王平;一种新型汞离子选择薄膜传感器[J];分析化学;2005年03期 |
3 |
孔祥会;刘占才;郭彦玲;郭春丽;;汞暴露对草鱼器官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7年02期 |
4 |
史慧芳;赵强;安众福;许文娟;刘淑娟;黄维;;基于小分子的汞离子荧光探针[J];化学进展;2010年09期 |
5 |
郭玉华;石威;汪炳武;;共价氢化物与汞离子反应的研究 Ⅱ.痕量硒的高灵敏分析新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3年05期 |
6 |
邓旭,李清彪,孙道华,黄益丽,Wilson David B;利用基因工程菌去除电解废水中的汞离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7 |
郑兴;;海带粉对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8 |
邵坚;祝丹丹;刘俊;;阳离子壳聚糖对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6期 |
9 |
孔祥会;郭彦玲;刘占才;郭春丽;;汞离子暴露下草鱼肝胰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动态变化[J];淡水渔业;2007年04期 |
10 |
朱志梅;侯昭华;刘康;陈大年;;Hg~(2+)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1 |
马立军;陈丽平;刘家熔;龚军;杨丽庭;;谷氨酸修饰的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2 |
张卫军;王作茂;渠凤丽;;基于罗丹明-噻吩类化合物的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J];化学传感器;2010年04期 |
13 |
吕诗言;叶泰;姜欣;王晶晶;魏国芬;吕鉴泉;;CdTe:Mn/ZnS量子点的合成及其磷光法检测水体中超痕量汞离子的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
14 |
郑杨春,邓旭,李清彪,卢英华,何宁,孙道华,彭雅娟;高选择性重组菌在含Hg~(2+)环境中的生长富集Hg~(2+)耦合及其连续处理Hg~(2+)废水[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5 |
张少全;;吡哆醛缩氨基硫脲荧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J];工业水处理;2007年02期 |
16 |
邵坚;刘俊;;阳离子壳聚糖对铅·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
17 |
吴艳平;吕鹏飞;卢维奇;许虹;;硫酸铵-溴化四丁基铵-水体系液液萃取分离汞[J];冶金分析;2007年10期 |
18 |
李新贵;窦强;黄美荣;;聚苯胺及其复合物对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性能[J];化学进展;2008年Z1期 |
19 |
张进忠;罗爱民;周志峰;孙亚玲;王敏;;小球藻吸附汞离子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20 |
吴春来;张秋芬;;固相萃取技术在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