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现状、机理及数值模拟
【摘要】:
胶州湾地区存在的各种地质灾害中,以海水入侵灾害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灾害损失最严重,制约着青岛市即将实施的环胶州湾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针对海水入侵这一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1:2.5万专门现状调查,取得了最新海水入侵数据。并评估了海水入侵的灾害损失,采用数学方法评价和预测了海水入侵的危险性。
通过分析与海水入侵相关的地层结构、降雨量和地下水位的时空动态变化、水中离子含量变化和化学特征演化、人类开发活动等影响因素,并着重分析海水入侵的Cl-浓度变化和海水入侵体特征,研究得出海水入侵机理及入侵方式、类型等。海水入侵先从深部开始,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由下往上发展。胶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类型主要是开采入侵型。
针对胶州湾地区海水入侵问题,以白沙河下游为例,在含水介质条件、水流动条件及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分析水位、水质动态数据,概化含水系统边界、内部结构,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结合抽水、弥散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应用FEFLOW模拟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得出胶州湾地区海水入侵预测等值线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海水入侵危害的优化开发地下水、回灌补源、修建截渗墙、河道管理、合理开发海岸资源、生态改良、动态监测等措施,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污染防治、节约用水等建议。
|
|
|
|
1 |
韩美;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与地貌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1996年04期 |
2 |
刘杜娟;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与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
3 |
姚春梅,颜景生,范庆祥,成德军;龙口市海水入侵灾害及防治对策[J];山东地质;2000年04期 |
4 |
刘竹梅,宋福山;莱州市海水入侵综合治理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3年04期 |
5 |
杨燕雄,贺鹏起,谢亚琼,曹长茂;秦皇岛海水入侵灰色模型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年S1期 |
6 |
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年03期 |
7 |
李新运,姜文明,张乃兴;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相关分析和趋势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年04期 |
8 |
吴吉春,薛禹群,张志辉;海水入侵含水层中水一岩间阳离子交换的实验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9 |
郭笃发;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若干离子的主成分分析[J];海洋科学;2004年09期 |
10 |
马凤山,蔡祖煌,宋维华;海水入侵机理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04期 |
11 |
李福林,张保祥;水化学与电法在海水入侵监测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9年05期 |
12 |
范家爵;;判别分析在圈定海水入侵范围的应用[J];国土资源;1984年02期 |
13 |
董广清,刘青勇;地表水源变化对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影响[J];水利水电快报;1996年19期 |
14 |
周训,宁雪生,王举平;北海市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的水化学判别[J];勘察科学技术;1997年02期 |
15 |
刘冬雁,庄振业,邱汉学,宁丕海,刘竹梅;莱州海水入侵与地下水位负值区的演变模式[J];海洋湖沼通报;1999年02期 |
16 |
;海洋水文[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年04期 |
17 |
范家爵;;海水入侵地区地下水水质数值模拟方法的初步探讨[J];工程勘察;1988年04期 |
18 |
成建梅,陈崇希,吉孟瑞,孙桂明;山东烟台夹河中、下游地区海水入侵三维水质数值模拟研究[J];地学前缘;2001年01期 |
19 |
杜国云;基岩海岸海水入侵特征及对策——以长岛县南北长山岛为例[J];海洋科学;2002年05期 |
20 |
谢惠兰;海水入侵海滨城市的环境危机[J];海洋世界;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