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芳醚/纳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荣常如  
【摘要】: 纳米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及优异的性能成为复合材料的理想填料。本论文将纳米碳引入到聚芳醚基体,从实现纳米单元在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及改善界面作用角度出发,立足于提高聚芳醚聚合物的基本性能,探索了复合材料的功能性,对一系列聚芳醚/纳米碳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 首先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经混酸处理的碳纳米管经磺化聚醚醚酮修饰后,与聚醚醚酮共混制得的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有了很大改善,碳纳米管与树脂基体间的作用增强,力学性能提高,结晶温度表现为低含量时增加,高含量时降低。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是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理想导电剂。而碳纳米管完整的管结构,更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因此,与聚醚醚酮基体有较好相容性的聚醚砜包覆改性的碳纳米管,可以保持管结构完整性的同时促进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分散。研究发现,改性碳纳米管添加到一定量后,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突降。当采用不同熔融指数的聚醚醚酮作为基体时,由于碳纳米管在熔体中分散难易程度的不同,使得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不同。 碳纳米管的成本相对较高,大规模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可以通过石墨解离制备的石墨烯,因其不逊于碳纳米管的性能,低廉的成本,成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由于氧化石墨烯可以溶解在多种溶剂中,所以溶液成膜法是制备其复合材料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将化学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经磺化聚醚醚酮功能化后与聚醚砜溶液混合制备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膜的力学性能。 石墨烯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率,成为新能源材料的理想选择。利用溶液成膜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磺化聚醚醚酮/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将高含量的氧化石墨烯的磺化聚醚醚酮复合膜还原后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与其他含量的磺化聚醚醚酮/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组装成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测试表现出良好的双电层电容特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徐丹;金燚翥;;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炭素;2016年01期
2 ;《材料导报A:综述篇》2016年总目次[J];材料导报;2016年23期
3 KJ.1011;;食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蚕吐出“碳增强蚕丝”[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年21期
4 陈明礼;金燚翥;;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炭素;2016年03期
5 ;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关注2017年5月“二维材料”专题栏目[J];材料导报;2017年06期
6 ;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关注2017年5月“二维材料”专题栏目[J];材料导报;2017年08期
7 ;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关注2017年5月“二维材料”专题栏目[J];材料导报;2017年07期
8 张达;戴永年;梁风;;电弧法制备石墨烯:工艺参数,生长机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材料导报;2017年09期
9 贾琨;李克训;张泽奎;谷建宇;马江将;王东红;乔妙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8年02期
10 苏亚男;张寿春;张兴华;赵振波;陈成猛;经德齐;;石墨烯/炭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新型炭材料;2017年02期
11 科信;;采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制成数字开关[J];半导体信息;2015年05期
12 吕群琛;林国晓;黎增田;;一种有机相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06期
13 余雪平;兰竹瑶;姜春阳;张骁骅;李清文;;纳米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功能仿生[J];科学通报;2016年23期
14 谢纯;张华知;辜林川;殷东;;碳纳米管、石墨及石墨烯表面活性的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2018年12期
15 耿文铭;徐子涵;李广芬;耿宏章;;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建龙;姜芮芮;曾葆青;;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阵列结构材料场发射[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2 赵宁;屈科;李驰;雷威;张晓兵;;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混合物的场发射性能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袁光辉;王刚;王惠;;石墨烯/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4 汪佳玲;危仁波;刘孝波;;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与聚芳醚腈复合材料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5 杨利明;王龙禄;刘美君;刘承斌;唐艳红;罗胜联;;石墨烯-碳纳米管三维网络复合材料及其氧还原反应[A];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论文集(NCECM 2015)[C];2015年
6 冯奕钰;秦盟盟;郭海强;封伟;;高能量密度的红外光驱动磺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聚氨酯薄膜[A];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4年
7 张强;;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8 潘秀莲;包信和;;纳米碳催化材料[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刘娟;陈爱琼;杜丹;;基于石墨烯-二氧化锆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2)[C];2011年
10 王金星;王刚;王惠;;不同还原方法制备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膜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常如;聚芳醚/纳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曾斌;纳米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易义武;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4 刘立钊;弯曲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的原子尺度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东东;石墨烯(碳纳米管—连续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及吸波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胡悦;共轭碳纳米材料结构调控及其储能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艳伟;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增强PBO复合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周丽军;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及石墨烯弹性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朱晓;多孔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10 苗伟俊;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诱导精确取代聚乙烯的附生结晶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金火;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3D膜电极制备及其在储能方面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6年
2 卢煜彬;基于碳纳米管纤维和石墨烯的碳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3 陶磊;功能化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载药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肝癌靶向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4 刁秀辉;叠杯状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的生物分离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5 曹丽军;没食子酸基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13年
6 孙星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对润滑剂摩擦性能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宋贺婕;石墨烯—碳纳米管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醇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8 张明飞;卟啉共价修饰碳纳米管及石墨烯体系的构筑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9 毕利顺;磁性碳纳米管的功能化及石墨烯—硫化锌的制备与表征[D];青岛大学;2012年
10 司小奂;石墨烯/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凌;石墨烯让碳纳米管气凝胶变坚韧[N];科技日报;2012年
2 记者 毛黎;美研发出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材料[N];科技日报;2009年
3 科技日报国际部;2015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新材料[N];科技日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李波;碳纳米管助力可穿戴技术突破瓶颈[N];中国证券报;2014年
5 何屹;新型碳纳米管纱扭曲能力提高千倍[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吴长锋;碳纳米管戴上“分子皇冠” 光电效应显著增加[N];科技日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吴长锋;碳纳米管:个性十足的神奇材料[N];科技日报;2018年
8 记者 王庆环;北大科研团队破解碳纳米管应用难题[N];光明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刘园园 滕继濮;新材料解决老问题[N];科技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刘霞;碳纳米管有望成量子单光子源[N];科技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