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磺化聚芳醚质子交换膜材料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郭梅梅  
【摘要】: 近几十年,人们一直致力于磺化聚芳醚质子交换膜的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当磺化度较低时,虽然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醇性能较好,但是质子传导率不能满足燃料电池使用要求;当磺化度增加时,膜的质子传导率相应的会有很大提高,但是这时膜的机械性能及阻醇性能迅速下降。本论文主要围绕怎样解决这一矛盾进行开展的。对于低磺化度的情况,我们通过从分子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制备出了一系列嵌段型的磺化聚芳醚材料,经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分子内部的序列分布可以改善膜的微观结构,从而在质子交换容量(IEC)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也有比较好的质子传导率;对于高磺化度的情况我们采用了三种手段对其进行改性研究。首先,我们利用酸碱相互作用用高性能的氨基聚醚萘酮作为复合材料中的支撑骨架对常见的部分含氟的磺化聚芳醚酮进行改性,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溶胀和抗氧化性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其次,利用含氨基的磺化聚芳醚酮与自制的含联苯结构的环氧树脂进行原位交联,热处理后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实现降低膜的溶胀及甲醇渗透的目标;最后,研究了极性基团氰基在磺化聚芳醚质子交换膜中的作用,发现含氰基的磺化聚芳醚在降低膜的溶胀率、阻醇性、抗氧化稳定等方面都有很好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煜,唐亚文,刘长鹏,邢巍,陆天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05年04期
2 张书香;蒋圣俊;李辉;赵明强;李杰;;磺化聚醚醚酮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田双红;舒东;孟跃中;;一种含芴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合成与表征[J];膜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4 崔东周,肖金生,潘牧,袁润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气管理[J];电池;2004年05期
5 王涛,陈聪,李巨峰,张熙贵,夏保佳,李昕欣;微型氢气/空气自呼吸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6 沈春辉,唐浩林,潘牧,袁润章;燃料电池用非氟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2004年S1期
7 胡鸣若,石玉美,朱新坚,顾安忠,于立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两维、两相流动模型[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8 尚雪亚;杨培培;李淑勉;方少明;李占才;王晓杰;;一种新型的磺化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材料[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12期
9 徐洪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学模型评述[J];电源技术;1999年01期
10 于景荣,衣宝廉,韩明,程晓亮,邵志刚,张景新;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J];电化学;1999年04期
11 蒋淇忠,Oumarou Savadogo,马紫峰;直接涂膜技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 (Ⅱ)[J];化工学报;2004年08期
12 冉洪波,李兰兰,李莉,魏子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3 浦鸿汀,崔春涛;质子交换膜中质子输送过程的无规行走模拟[J];膜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14 曾蓉,庞志成,朱鹤孙;质子交换膜中的离子传递[J];膜科学与技术;1999年06期
15 何燕,周震涛;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2年03期
16 卢婷利,梁国正,寇开昌;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2期
17 刘常福,王宇晨,阳贻华,徐洪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动自行车[J];电源技术;2004年10期
18 沈春晖,潘牧,王明宏,袁润章;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发展方向[J];膜科学与技术;2004年05期
19 任学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开发现状[J];电池;2004年06期
20 刘明义,郑强,蒋利军,杜军,黄倬,吴伯荣;小功率PEM燃料电池系统及应用进展[J];电池工业;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成吉;那辉;;层状自组装应用于磺化聚芳醚酮类质子交换膜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华民;邢丹敏;衣宝廉;;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开发[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3 田双红;舒东;陈玉林;孟跃中;;一种含芴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合成与表征[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维林;陆天虹;邢巍;;低甲醇透过质子交换膜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余军;潘牧;袁润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Nafion/SiO_2复合膜结构性能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6 谢丽青;孙超;岳宝华;严六明;;有机膦酸和1H-1,2,3-三唑酸-碱复合体系中的质子迁移[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王哲;倪宏哲;张明耀;张会轩;;具有选择性离子通道含氮杂环磺化聚芳醚类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雪梅;贺高红;焉晓明;张海燕;刘建春;王洪福;;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衡东;叶寅;邱士龙;;辐射接枝膜在PEMFC中的应用[A];第6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邢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最新研究进展及展望[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梅梅;磺化聚芳醚质子交换膜材料的设计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杨;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新型磺化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邵柯;基于萘环的侧链型磺化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林海丹;磺化聚芳醚酮类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雪峰;新型聚芳醚质子交换膜材料分子设计及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刚;磺化聚苯并咪(噻)唑的合成及其质子交换膜的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曾松军;新型聚倍半硅氧烷基酸—碱无水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李龙;基于后磺化的聚芳醚类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静;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膜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徐楠;燃料电池用新型交联质子交换膜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继威;高温低湿离子液体基聚芳醚质子交换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莎;多嵌段型磺化聚芳醚砜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正帮;纳米纤维增强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技术与复合原理[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伟;质子交换膜杂质的电化学阻抗检测及其质子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叶恭博;多面体硅氧烷接枝氮杂环在高温质子交换膜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丹;磺化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俊升;热处理及纤维增强NAFION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邓海东;多磺化聚芳醚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袁森;新型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新型聚苯并咪唑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易施政;离子液体掺杂磺化聚醚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让质子“跑”得更快[N];科技日报;2010年
2 于洋 张兆军;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获多项突破[N];科技日报;2011年
3 王江霞;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获多项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于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取得成果[N];中国化工报;2011年
5 特约记者 赵淑玲;吉大筹建聚芳醚酮工业化装置[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记者 冯海波;解决燃料电池高成本问题[N];广东科技报;2009年
7 通讯员 曹霞 张金萍 本报记者 罗冰;科技亦庄引领国际高端产业新城[N];科技日报;2009年
8 大海;2004冷燃烧[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电动汽车发展简介[N];科技日报;2002年
10 姜虹;燃料电池为绿色奥运提供清洁能源[N];中国化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