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ZnO薄膜的Love模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ZnO/SiO_2/Si层状结构Love模式SAW生物传感器的模拟与优化。通过数值求解声表面波器件的数学模型,给出器件各项性能与器件结构的关系,并实现器件整体性能的最优化,为生物传感器的制作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论文内容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利用机电耦合场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来描述各层中的位移函数和电势函数,建立了ZnO/SiO_2/Si层状结构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并给出不同配置和不同条件下的边界条件。
2、讨论了用于微质量探测的ZnO/SiO_2/Si层状结构Love模式SAW器件的模拟与优化。利用边界条件数值求解机电耦合场方程,给出机电耦合系数、质量灵敏度、温度稳定性等参数与器件结构之间的关系。缓冲层SiO_2薄膜的加入使器件的质量负载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调整两导层的厚度可以使生物传感器获得最大灵敏度:当SiO_2薄膜和ZnO薄膜厚度分别为012、0.013倍波长时,最大灵敏度可达到1294.43 cm2/g。综合考虑各种性能及各种参数,最后给出器件的整体优化,我们可以在0.04~0.06倍波长范围内选取ZnO薄膜的厚度,并通过计算选取适当厚度的SiO_2薄膜。
3、讨论了用于液体粘度探测的ZnO/SiO_2/Si层状结构Love模式SAW器件的模拟与优化。利用边界条件求解机电耦合场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给出器件性能各参数与器件结构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各种性能及各种参数,最后给出器件的整体优化方案。我们可以在0.022~0.053倍波长范围内选取ZnO薄膜厚度,并通过计算选取适当厚度的SiO_2薄膜。
4、研究ZnO/SiO_2/Si双导层结构器件中各层初始应力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首次给出缓冲层中初始应力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各导层中初始应力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依赖于器件各层内声波功率流密度的分布。
|
|
|
|
1 |
徐春祥;陈丽媛;朱光平;刘松琴;谷保祥;;基于ZnO纳米线的酪胺酸霉生物传感器研究[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5期 |
2 |
HaroldH.Weetall,古勤生;生物传感技术开发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世界科学;1997年02期 |
3 |
;美国用纳米技术开发出新型生物传感器[J];生命科学仪器;2008年05期 |
4 |
庄庆德;生物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传感器技术;1987年02期 |
5 |
范崇阳;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续)[J];传感器技术;1995年03期 |
6 |
习岗,张振瀛;现代精密测量中的压电生物传感器[J];物理;1995年05期 |
7 |
;行业信息[J];传感器世界;2000年02期 |
8 |
杜晓燕,王保珍;医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与未来[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2期 |
9 |
施云波,彭忠明,张洪泉,董新平,郭建英;检测神经性毒剂生物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5年05期 |
10 |
夏建弘;;未来的传感器材料[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89年01期 |
11 |
张宏绪;;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1989年01期 |
12 |
;人造鼻子——生物传感器[J];中国乡镇企业信息;1996年09期 |
13 |
施清照,程琼;介体型乙醇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J];分析试验室;1997年01期 |
14 |
迪丽拜尔;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15 |
孙康,李仲辉,陈孝康;主客体葡萄糖、乳糖生物传感器的研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年04期 |
16 |
;上海研制成功新型电化学DNA纳米生物传感器[J];机械;2008年02期 |
17 |
;研究人员为检测酒精饮料中的葡萄糖开发新型的生物传感器[J];今日电子;2008年03期 |
18 |
任恕;关于心理传感器开发与研制的看法[J];传感技术学报;1988年01期 |
19 |
杨世诚;;神通广大的人造“神探”[J];科学世界;1994年10期 |
20 |
王深琪,李世普,闫玉华;测量胆固醇含量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传感器技术;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