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密液固两相湍流混合的数值分析及应用
【摘要】:
稠密液固两相湍流混合是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加工、污水处理等工业领域的重要操作过程。准确描述稠密液固两相混合机理,实现对各种混合设备内两相混合过程的数值分析,为混合设备的设计、优化和工业放大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是混合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进行了下述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
首先,在深入分析稠密液固两相流动特点和颗粒分散机理的基础上,借鉴稠密气体动力学和稀疏液固两相流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欧拉坐标系下系统地推导并建立了描述稠密液固两相湍流流动的双流体模型。模型中考虑了颗粒碰撞、相间耦合、液体对颗粒的湍流输运作用和颗粒加入对液体相湍流运动的影响。然后,根据建立的理论模型,分别完成了循环流化床和搅拌罐内稠密液固两相湍流混合过程的数值计算与分析。最后,以悬浮均匀度、混合时间和搅拌功率为三个量化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搅拌系统进行了搅拌效果预测、搅拌性能评价和操作条件影响分析。
|
|
|
|
1 |
张宏伟,黄明利,张文军;北票矿区岩体应力状态的数值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
2 |
潘天林,张立国,黄鸿禄;巷道的爆破切缝卸载技术研究[J];煤矿爆破;1998年01期 |
3 |
朱传云;戴晨;姜清辉;;DDA方法在台阶爆破仿真模拟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S2期 |
4 |
杨文柱;姜清辉;孙宁;;应用物理模型和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分析楔形体破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
5 |
沈振中;倪治斌;赵坚;;水工洞室围岩稳定性的非连续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
6 |
李向红;刘建航;傅德明;张冠军;;CCG注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
7 |
宋克志;王梦恕;宋克勇;;边坡位移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
8 |
梁化强,周国庆,刘志强,别小勇;采空区巷道防水闸门安全性的数值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3期 |
9 |
闫俊霞,霍立兴,张玉凤,杨新歧;焊接薄板失稳变形预测方法[J];焊接学报;2005年06期 |
10 |
杨丽,陈康民;喷嘴孔径对PDC钻头井底流场影响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
11 |
何领好,陈志军,陈静波,申长雨;注塑模典型截面温度场的数值分析及影响因素[J];塑料工业;2005年10期 |
12 |
杨科;王树全;刘全明;;煤柱宽度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影响分析[J];煤炭工程;2005年12期 |
13 |
吴江斌;朱合华;;基于Delaunay构网的地层3D TEN模型及建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4期 |
14 |
赵建华;桑宝光;蒋朝军;;相变换热对压铸模具局部冷却能力影响的数值分析[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6年01期 |
15 |
李树忱;李术才;朱维申;;弹性动力学的无网格流形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
16 |
陈涛;张东升;王旭锋;王红胜;;柳泉煤矿3煤工作面复合顶板合理支护方式数值分析[J];煤炭工程;2006年05期 |
17 |
马凤云;曹玲;黄雪莉;;用Excel对精馏塔灵敏板位置确定的数值分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03期 |
18 |
刘超锋;戚俊清;许培援;刘亚莉;;燃煤电厂锅炉小径管焊口倾角对其应力集中的影响[J];煤矿机械;2006年07期 |
19 |
王文杰;任凤玉;周宗红;袁国强;;姑山铁矿后和睦山矿区卸压开采方案研究[J];中国矿业;2006年09期 |
20 |
刘赵淼;郝海舟;叶红玲;马重芳;;蓄热式加热炉中温度场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