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下钨、铼氮化物和复杂氢化物Li_2BeH_4的理论结构设计
【摘要】:
基于高压结构相变为驱动,从理论上设计新型超硬材料和新型储氢材料是科学前沿课题,对后续实验合成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利用最新的晶体结构预测新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具有潜在超硬特性的过渡族金属W和Re的氮化物和具有储氢性能的轻金属配位氢化物Li_2BeH_4在高压下的晶体结构,并深入讨论了该晶体结构下材料的力学(如弹性和硬度)和化学键合等性质,得到了以下创新性结果:
1.提出了常压下WN_2的两个能量近似简并的六角备选结构,其空间群分别为P63/mmc和P-6m2,这两个新相的晶格动力学稳定,力学性能优异(理论维氏硬度约为36 GPa),可以在压力高于30 GPa条件下实验合成。
2.系统研究了高压下Re-N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提出低压下具有R-3m结构的ReN和高压下(14.6 GPa)具有C2/m结构的ReN_2最有可能被合成,ReN_2的理论维氏硬度可以达到25 GPa。
3.预言了Li_2BeH_4的高压相具有β-Na_2SO_4结构,相变压力是7.2 GPa,与实验值相吻合。在更高压力下(大于28.8 GPa)Li_2BeH_4相变为La_2NiO_4结构。化学键定量研究表明Li_2BeH_4高压相的合成仍然无法实现降低氢解离温度的目的。
|
|
|
|
1 |
顾惠成,陈良辰,鲍忠兴,李凤英;Pb_(0.8)Sn_(0.2)Te晶体高压相变的X射线衍射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96年03期 |
2 |
熊大和,王积方;氧化钴(CoO)等温压缩及高压相变[J];科学通报;1991年22期 |
3 |
潘海波;石英-α型SiO_2高压相变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矿物学报;2001年03期 |
4 |
熊大和,E.C.Ming,M.H.Manghnani;钙钛矿(CaTiO_3)高压相变及等温压缩[J];高压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
5 |
熊大和;氧化镍(绿镍矿)等温压缩及高压相变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91年03期 |
6 |
熊大和,王振杰;钇铝石榴石晶体高压相变研究[J];地质科学;1988年03期 |
7 |
翁克难;铝硅酸盐钙钛矿的晶格参数[J];高压物理学报;1987年02期 |
8 |
徐桦;材料高压下相变的可逆转性研究[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4期 |
9 |
王汝成;陈新洪;;TiO_2的同质多象变体的拉曼光谱特征和高压相变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0 |
蓝国祥;林远坤;王华馥;徐知三;盛蓉生;;C_(60)高压相变的拉曼光谱研究[J];光散射学报;1992年02期 |
11 |
吴宝嘉;;硒化锌的高压相变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2 |
赵衍辉;马艳梅;彭刚;崔启良;;β-Ga_2O_3的高压原位拉曼光谱[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3期 |
13 |
胡静竹,唐汝明;CdTe的状态方程及其高压相变[J];高压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
14 |
潘海波,末松久幸,山内尚雄;α-quartz型GeO_2高压相变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2000年06期 |
15 |
李全;马琰铭;;高压下轻元素单质的结构相变[J];化学进展;2011年05期 |
16 |
胡静竹,唐汝明,徐济安;金刚石压砧高压装置及I_2和S高压相变的观察[J];物理学报;1980年10期 |
17 |
张静武
,缑慧阳
,郑飞
,张新宇
,张湘义;冷轧低碳钢高压相变组织的透射电镜分析[J];高压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18 |
蔡建臻;朱宏伟;吴德海;刘峰;吕力;;单壁碳纳米管微分电导在高压和强磁场下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6年12期 |
19 |
金弼,朱宰万;高压下的Ge和Si的相变[J];高压物理学报;1987年01期 |
20 |
林远坤,蓝国祥,王华馥;β—BaB_2O_4晶体高压相变的拉曼光谱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