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外部性问题研究

才炜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问题也成为举足轻重的问题,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承受着来自国际社会巨大的减排压力。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以及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是关乎我国能源安全、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我国能源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我国能源结构、研究我国能源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运用数学模型和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3E综合系统协调性进行计算。通过实证研究,计算我国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3E系统协调性,分析和总结能源生产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在一系列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外部性问题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减少能源生产、消费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需要从两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从源头抓起,尽量避免和减少负外部性的产生,另一方面,要将无法避免的负外部性纳入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既将外部性内部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燕;冯连勇;田冬;;能源生产评价新方法——能源投入回报值[J];中国能源;2011年01期
2 ;“三大一特”:破解能源困境的必由之路[J];安庆科技;2007年01期
3 吴钟瑚;;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能源法体系[J];中国能源;1991年04期
4 ;我国“九五”期间能源发展展望[J];能源工程;1998年01期
5 ;数字[J];中华建设;2005年07期
6 肖军荣;田立新;杨宏林;;能源生产的模糊预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7 刘定一;;大连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轨分析[J];学术论坛;2009年09期
8 于渤;简析我国一次能源生产与经济周期[J];中国能源;1994年06期
9 胡自明;近几年我省能源生产、消费及未来供求形势分析[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1995年03期
10 ;原指标“过时”中国2005能源生产目标上调20%[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11 ;可持续的能源生产与北京市的节电[J];农村电气化;1998年02期
12 曾涛;;能源生产国的如意算盘[J];中国石油石化;2010年21期
13 ;广西能源生产、消费水平及在全国的排位名次说明[J];广西节能;1994年Z1期
14 浩均;若干国家的能源生产力[J];农电管理;1999年04期
15 金川;联合国统计世界各国一次能源生产、进出口和消费情况[J];山西能源与节能;1999年01期
16 ;原生产指标“过时” 2005年中国能源生产上调20%[J];国土资源;2004年02期
17 ;能源生产[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年05期
18 钟瑚;;1984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J];中国能源;1985年06期
19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耗与国外的差距[J];船舶节能;1996年03期
20 ;泰国表示要成为绿色能源生产大国[J];电力设备;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伦志;安尼瓦尔·阿木提;张新花;;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佟泽民;杨春育;;建设城市高效能源体系应对低碳时代挑战[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苏苗罕;;消除能源贫困的行政法机制研究——以能源普遍服务政策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蔡九菊;;以科学用能应对未来的能源挑战[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5 李争灵;;高效节约使用能源并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熊国强;;企业清洁能源生产的经济行为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丛琳;;国外能源领域技术预见与战略部署及其对我国能源决策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沈镭;刘立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方法与区划方案[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陈勇;杨薇;;推进我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法律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10 杨洪春;;福建省能源生产、消费及问题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国生;唐宋时期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张丽君;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D];河南大学;2013年
3 向其凤;中国碳排放总量产业间分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4 高健;中国能源领域内的政府管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陈军;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6 申振东;贵州能源经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唐杰;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汽车产品MEP-SC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武俊芳;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区域电网增发电能消纳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杨维新;国际能源环境下的中国能源安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10 徐钢;减排CO_2的能源动力系统综合评价与多目标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倩;日本小学能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朝;论对能源贸易的国际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孙晶;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何春颖;中国与俄罗斯能源领域合作存在的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蓓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能源外交[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谈中正;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胜男;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炜;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安全的俄罗斯和美国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苗伟;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能源合作的法律模式建构[D];新疆大学;2012年
10 唐凌男;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源决定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言;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需改善[N];证券日报;2003年
2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王来保;加快制定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房晓童;调整结构降能耗 布好能源这盘棋[N];国家电网报;2011年
4 ;2010年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N];浙江日报;2011年
5 卢雪梅 杨国丰;中马能源合作前景广阔[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龙智慧;从能源安全高度认识风电发展[N];中国能源报;2011年
7 季洪光;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消费国[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巧然 实习记者 马莹莹;中国石油忠诚履行国企三大责任[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实习记者 李宁远;中美能源大单落户新奥 输出“能源生态城”?[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苏伟;变革能源生产利用方式促进结构调整[N];中国电力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