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佳疙疸组变质岩系变质变形研究

丁雪  
【摘要】: 本文对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佳疙疸组变质岩系的地质特征和产出位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系统地研究了佳疙疸组变质岩系的岩石组成、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形成年代、原岩特征及构造背景恢复,讨论了佳疙疸组变质岩系的岩浆-变质-构造变形的演化序列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研究区内佳疙疸组变质岩系的岩石类型有石榴十字黑云母片岩、黑云角闪片岩、黑云斜长角闪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糜棱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其中石榴十字黑云母片岩为副变质岩,其物源岩浆岩形成于361.0±4.7Ma。黑云角闪片岩、黑云斜长角闪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糜棱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均为正变质岩,分别为360.0~320.0Ma、300.0Ma、211.0~148.0Ma的岩浆活动及变质变形作用的产物。区内主要发生了两期变质作用和一期韧性变形作用,第一期变质作用为泥质沉积岩的中级区域变质作用,相当于中p/T相系中的低角闪岩相;第二期变质作用为大规模的片麻理和片理化,且有基性岩被中级区域变质作用改造;韧性变形为较晚一期的变形作用,形成局部强变形带,表现为岩石的强片理化和糜棱岩化,测得两组云母Ar-Ar年龄分别为130.9±1.4Ma、115.6±1.6Ma。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质糜棱岩和二云母石英片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Eu异常,二者的稀土分配特征与地壳重熔型花岗岩的特征相似;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稀土元素分布曲线为轻稀土分馏明显,中稀土分馏不明显,无负Eu异常,具有花岗岩化形成的花岗岩的稀土分配特征。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糜棱岩和二云母石英片岩微量元素分配曲线,总体呈右倾趋势,均亏损Sr、P和Ti元素,富集Rb、Th、Nd等元素,这反映了大陆弧背景下造山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综上所述,研究区内最老的岩石并非是前寒武系变质基底的出露,而是海西期、燕山期造山运动形成的造山花岗岩,属于大陆边缘增生建造,而所谓的“佳疙疸组变质岩系”岩石地层只是晚泥盆世之后的一套火山物质的沉积地层以及之后的多期的花岗岩,经变质变形改造后的产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士尤 ,许金坤,陈广浩;浙西南龙泉地区变质岩系变形构造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88年05期
2 李俊建,沈保丰;辽宁清原太古宙变质岩系的含金性研究[J];矿床地质;1994年01期
3 胡煜昭,崔银亮,刘卫华;元江岔河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J];云南地质;1996年02期
4 邵军,李兰英;辽宁新甸金矿床成因[J];地质与资源;2002年03期
5 ;我国变质岩铁矿的特征[J];地质与勘探;1975年01期
6 姚冬生;金沙江变质岩系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J];四川地质学报;1986年01期
7 徐进;李余华;;从元江岔河变质岩系的放射性元素分布看其层位归属[J];云南地质;1993年01期
8 肖荣阁,隋德才,罗照华,张维杰,李述靖;内蒙古北部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的发现及其岩石学研究[J];现代地质;1995年02期
9 师文耀;;滇中(楚雄—元江)地区新发现变质岩系的层位归属[J];云南地质;1993年01期
10 ;我国珠穆朗玛峰地区变质岩系及顶峰岩石同位素年龄的初步测定[J];地球化学;1972年01期
11 刘允良,杨德明,王西华,叶学忠,李宪君;遥感增强图像在变质岩地区构造特征研究和找铁矿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0年01期
12 章人骏;凃登峰;;湖南发现加里东期花岗岩[J];地质论评;1959年11期
13 朱杰辰,孙文鹏;中天山变质岩系的成岩时代及演化探讨[J];新疆地质;1986年04期
14 樊汝培;;似鱼形断层角砾形成机制及意义[J];湖南地质;1990年03期
15 陈迪云;徐伟昌;;浙江陈蔡群变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16 贺瑞霞;娄晓海;;信阳群一带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矿业工程;2008年04期
17 徐步台,王时麒;河北滦县一带含铁变质岩系K-Ar等时年龄值及其地质年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3期
18 冯祝平;王阳湖;;中条山地区晚太古界绛县群宋家山亚群地层划分的探讨[J];山西冶金;2008年06期
19 王启超;;河北省西北部几个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的发现[J];地质论评;1959年07期
20 郝太平;;金沙江中段元古宙变质岩的Sm-Nd同位素年龄报道[J];地质论评;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绍雄;;河南嵩箕地区登封群变质岩系的原岩恢复与变质作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C];1981年
2 任国林;尹子良;阎运来;林玉山;母广成;;厦门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分带及其残积土浅层地基承载力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6号)[C];1990年
3 于文杰;;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花岗岩类的成因讨论[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4)——青海专辑[C];1984年
4 赫英;;西华山花岗岩株岩浆与热液之联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2)[C];1985年
5 赫英;;渗浸花岗岩及其找矿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9—30)[C];1997年
6 刘家齐;;西华山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C];1989年
7 马国干;;云南峨山花岗岩体的年龄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6)[C];1991年
8 蒋少涌;丁悌平;万德芳;魏菊英;;青城子矿区黑云母和石榴石的地球 化学及变质作用的 P-T 条件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5)[C];1992年
9 尚林阁;李舟波;刘四新;柳孟文;;变质岩系储集层的岩性识别方法[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金文山;张殿发;;河北滦县司家营、马城矿区的含铁变质岩系特征及对比[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C];198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国杰;青海都兰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地质演化[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仁义;新疆东准噶尔区域构造演化及其铜金矿床成矿规律[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3年
3 曾雯;华夏地块闽西北地区变质岩系演化及其在前寒武纪超大陆重建中的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张洪涛;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地区花岗质岩浆系列及金的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2年
5 程飞;佳木斯地块金的控矿条件与成矿模式[D];吉林大学;2004年
6 吕古贤;胶东半岛构造—岩相形式及玲珑—焦家式金矿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地质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9年
7 高延光;闽中地区铅锌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郝百武;内蒙古哈达庙地区构造—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映聪;佳木斯地块古生代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雷敏;秦岭造山带东部花岗岩成因及其与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系[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雪;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佳疙疸组变质岩系变质变形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余能;东昆仑金水口变质岩系及其流体包裹体特征[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艳锋;青海都兰县可可沙地区变质岩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09年
4 王树岭;内蒙古太仆寺旗白石头洼钨矿外围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郑佳浩;湘南王仙岭花岗岩体的特征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刘美华;西藏北冈底斯桑巴地区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祝学衍;马达加斯加阿巴通德拉扎卡地区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金;青海省乌兰县生格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长安大学;2011年
9 李丽侠;南岭岿美山钨矿床典型地质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蔡闹;高温高压条件下花岗质岩石矿物熔融序列的研究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研;云南大理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园[N];西部时报;2007年
2 李岩 张秀云 赵玲玲;张北富矿 精彩地勘[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王莉康维海;“聚宝盆”“万宝山”魅力显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林亨财 连小强;福建陆域1:25万区域地调完成[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王硕;白山市聚集资源优势举办矿泉节[N];国际商报;2006年
6 刘刚 王新亚;科学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是罕见地质博物馆[N];中国矿业报;2000年
7 ;做创造文明的最佳使者[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三峡库区 罕见天然地质博物馆[N];北京日报;2000年
9 李海广 贾天傲;百年老矿枯木逢春[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温义堤;八闽崛起“梅花山”[N];中国企业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