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铟掺杂氧化镉薄膜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孙潇女  
【摘要】: 本文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了铟掺杂氧化镉(In-CdO)透明导电薄膜,实验以Cd-In合金为靶材,在氧气气氛下以石英玻璃为基体进行薄膜沉积。深入研究了薄膜中In含量以及沉积基体温度对In-CdO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薄膜的结构及光电性能对In含量以及沉积基体温度变化敏感。In掺杂减弱了薄膜(200)晶面的优势生长,且使晶格常数有微小变化。所有的In-CdO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内都呈现出较高的透光率,特别是在波长500 nm左右的区域呈现出最高的透光率,这是太阳光谱能量最强的波段。当In的浓度达到3.9 wt%时,In-CdO薄膜具有最高的载流子浓度及最低的电阻率,且禁带宽度明显增加。当In的浓度进一步增加至5.6 wt%时,薄膜中有In2O3形成,导致In-CdO薄膜的光电性能略微降低。当沉积温度为100°C和200°C时,得到的薄膜是In-CdO与Cd的复合薄膜。基体温度升高,薄膜的(200)晶面衍射峰强度降低,晶格常数逐渐减小。在300°C基体温度下沉积的薄膜的晶粒最均匀,表面最致密平滑,且获得了最低的电阻率和最高的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当薄膜沉积温度从300°C升至500°C时,出现了沉积基体温度升高,载流子浓度降低,禁带宽度反而增大的现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薛文进 ,陈国平;平板显示器中的薄膜技术[J];电子器件;1989年Z1期
2 谢仁艿,康琳,陈亚军,韦戌,吴培亨;基于NbN,AlN技术的体声波器件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3 Ove Hach;;利用贴片式保险丝实现过流保护[J];电子设计应用;2009年11期
4 云振新;;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及其应用[J];电子与封装;2006年04期
5 熊玉卿;罗崇泰;;星载光学遥感仪器激光防护薄膜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6期
6 宾连弟;;薄膜技术在发光材料上的应用[J];真空电子技术;1986年01期
7 邱先磊;;薄膜技术渐成热点,有望带动光伏市场新一轮增长[J];电子产品世界;2008年11期
8 邵净羽;王德苗;任高潮;;关于真空激光减薄薄膜技术的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S1期
9 田鑫;张大伟;黄元申;倪争技;庄松林;;成像器件紫外增强薄膜技术研究进展[J];激光杂志;2008年05期
10 高国龙;;一种新的薄膜技术有望改善夜视装置的分辨率[J];红外;2010年08期
11 李亚君;庞晓敏;华玉林;;LB薄膜技术及其应用[J];液晶与显示;1989年03期
12 ;全国光学薄膜技术学术交流会在西安召开[J];激光与红外;1987年11期
13 杨邦朝;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的发展动向[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4年05期
14 本刊通讯员;;四机部激光薄膜技术交流会在常州召开[J];激光与红外;1979年01期
15 王显厚;;全国首届薄膜技术学术讨论会[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82年04期
16 Ralph Raiola;TaN微波薄膜技术改善电阻元件[J];今日电子;2004年01期
17 王萍;解廷月;李海;;脉冲激光沉积技术[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8 李言荣;朱俊;罗文博;刘兴钊;张万里;;介电/半导体复合薄膜生长控制[J];科学通报;2009年11期
19 Yoshiaki Takeda;杨镇夷;;厚膜与薄膜技术的进展[J];光电子技术;1982年03期
20 电子部激光情报网真空薄膜技术调研组;;真空薄膜技术调研报告[J];激光与红外;198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陳隆建;田青禾;羅意敏;王雅欣;;应用非均向薄膜技术之发光二极体[A];海峡两岸第十七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10年
2 霍文培;饶强;李晶泽;;磁控溅射功率及基片温度对LiCoO_2薄膜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吴嘉丽;李仁锋;谭刚;李红;;LPCVD多晶硅薄膜制备技术[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徐大雄;;光学纳米薄膜技术及其在防伪、装饰方面的应用[A];第五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熊玉卿;王多书;罗崇泰;马勉军;;多波长激光告警及防护薄膜技术[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沈伟;彭德全;沈晓丹;;先进无机材料表面的金属化—ZnO薄膜技术[A];全国第六届SMT/SMD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沈伟;彭德全;沈晓丹;;先进无机材料表面的金属化——ZnO薄膜技术[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田修波;吴忠振;巩春志;杨士勤;;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灵活的薄膜技术[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强;倪新华;刘进;;薄膜技术在消除机械瞄准具虚光问题中应用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华;单晶硅基LaB_6薄膜的磁控溅射制备工艺及生长机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柯贤文;ZnO薄膜的制备及其掺杂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张波;真空室内壁镀TiZrV吸气剂薄膜的工艺及薄膜相关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李幼真;纳米Ta基阻挡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周艳明;Ta及Ta-O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初国强;有机发光与激光中薄膜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7 李彦波;超高密度磁记录用介质和磁头材料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熊杰;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和实用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莉莹;大气压射频Ar/H_2/SiCl_4等离子体射流实验诊断及其沉积硅薄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谭永胜;稀土掺杂ZnO的制备与物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潇女;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铟掺杂氧化镉薄膜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芳;基于二氧化铪的高介电常数薄膜的制备与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潘训刚;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SiC薄膜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孙凤;Ti-Si-N材料薄膜组分扩展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陆中丹;电子束蒸发沉积掺杂TiO_2薄膜的结构控制及其性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于浩;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CaCu_3Ti_4O_(12)薄膜及其介电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君敏;富硅碳化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周铖;Cu-W、Cu-Mo非混溶合金均质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佘茜玮;金属薄膜电学性能的尺度与温度效应[D];南京大学;2012年
10 杨怡帆;多弧离子镀制备装饰TiN薄膜及其颜色和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证券 窦昊明;利达光电(002189)光学薄膜技术彰显公司核心竞争力[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陈晓平;薄膜技术的“推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刘芝;薄膜科技及其应用[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罗清岳;新一代单层透明薄膜技术[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5 CUBN实习记者 刘安然;薄膜技术成新宠[N];中国联合商报;2010年
6 罗清岳;光学薄膜制程技术与应用[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延龙;应用材料转向:薄膜技术还得“等一等”[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记者 张珂;精英荟萃 共谋发展[N];中国包装报;2004年
9 卢庆儒;电子元件产品及技术发展趋势(四)[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10 孙嵩泉 陈良范 赵建华;薄膜技术在国际上的成功应用[N];中国能源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