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DL-C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脉造影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探讨理想LDL-C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冠脉造影结果。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DL-C水平分为理想LDL组和非理想LDL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及其他危险因素,对其危险因素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非理想LDL-C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示以三支病变为主,90%严重狭窄病变的发生率较高(P0.05)。非理想LDL-C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平均TG、TC高于理想LDL-C组(P0.05)。经相关分析显示,LDL-C处于理想水平的人群中,肥胖和高TG对ACS的作用强于LDL-C处于较高水平者,提示控制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可能对进一步降低该人群的ACS危险有重要作用。传统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和吸烟则在LDL-C较高者中作用更显著,因而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在LDL-C较高的人群中尤为重要。
|
|
|
|
1 |
刘伶,林虹,徐广马;肌钙蛋白阳性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造影特点[J];广西医学;2002年10期 |
2 |
刘畅;王爱菊;董壮丽;;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特征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7年08期 |
3 |
刘长青;许丹;卢峰;纪征;姜玉凤;张春来;孙淑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年04期 |
4 |
张雪莲;汪捷猛;刘和平;张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年09期 |
5 |
朱靖,姜红菊,朱金成,牟焕梅,葛志明,朱媛媛;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sI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5年16期 |
6 |
李建新;;胎盘生长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变范围关系的研究[J];医学信息;2009年10期 |
7 |
张颖;孙根义;刘玉洁;;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TnI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8 |
康海;杨军;方毅民;任法新;;炎性标志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J];安徽医药;2007年06期 |
9 |
安亚平;刘志琴;黄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及意义[J];当代医学;2009年06期 |
10 |
吕渭辉;朱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证候研究现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4期 |
11 |
安辉,缪灿铭,林凯旋;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辨证的冠脉造影病变观察[J];河南中医;2005年04期 |
12 |
刘圣文;乔树宾;;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0年02期 |
13 |
于健,魏国峰,李向东,赵香莲;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特点[J];医师进修杂志;2003年17期 |
14 |
杨丽霞,齐峰,李丽俐,郭传明,王先梅,任丽,王燕,石燕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01期 |
15 |
潘震华;杨利;王柏颖;王满庆;;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7期 |
16 |
毛鑫祥;蔡卢铭;陈阳;;载脂蛋白A1、B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
17 |
谢华强;夏豪;刘兰;陈燕;郭凯;;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思路[J];疑难病杂志;2011年08期 |
18 |
戴春梅,王文志,倪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及他汀类药物干预治疗[J];吉林医学;2005年04期 |
19 |
严红;张黔桓;靳立军;张斌;董太明;;35岁以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J];中国急救医学;2006年01期 |
20 |
杨文生;张帆;荣梅;王旭;石常英;;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的特点[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