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气临边红外发射温度剖面层析成像反演

张恭正  
【摘要】: 卫星遥感大气温度是数值预报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大气温度反演是大气其它物理状态参数和成分的基础。搭载于欧洲空间局Envisat卫星上的麦克耳逊干涉被动大气探测仪(MIPAS),有高光谱分辨率特性,波段适于大气温度的反演。 卫星大气观测模式有掩星模式(Occulation)、临边模式(Limb)和星下模式(Nadir)。通过Limb观测模式下红外辐射传输方程、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最优化理论对结合实测数据对传统的一维大气进行了温度廓线反演,并将反演的结果和MIPAS L2温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RFM模拟MIPAS对不均质二维大气场(参考场),然后加入噪声误差的辐射值(合成测量值)进行了一维大气反演和序贯层析成像逼近法的二维反演,反演结果显示传统的一维反演方法对不均质的大气产生14K的误差,而序贯层析成像逼近法得到的误差值小于2K,而标准差为0.55K,在Limb观测序列的水平距离为155km,视场为3km的情况下,水平分辨率为110-140km,垂直分辨率2.2-3km。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是由于序贯层析成像逼近法用了多角度观测和多波段信息。为了说明一维大气温度反演和二维层析成像方法反演的大气温度场差值的原因,进行了不均质二维大气的辐射值对比。不均质的大气可以对辐射值产生高于10倍的噪声,这说明当一维大气用这些波数反演大气温度场时将造成系统误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鲁传恒,顾贤明;迭代法井间地震衍射层析成像[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2 逸民;水力学层析成像:含水层试验的一种新方法[J];国土资源情报;2001年12期
3 郭履灿;印度洋巨震海啸的一种层析成像发震机理的解释[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5年01期
4 严又生,宜明理,魏新,万文曼;井间地震速度和Q值联合层析成像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年01期
5 赵连锋,朱介寿,严忠琼,刘红桂,许汉刚;岩溶勘察层析成像试验:成像效果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2年04期
6 黄靓,黄政宇;线性插值射线追踪的改进方法[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7 王妙月,底青云,许琨,王若;磁化强度矢量反演方程及二维模型正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8 朱海龙;;Utah大学层析成像、模拟与偏移研究组简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1期
9 张海燕;刘倩玮;范仕轩;吕东辉;;图像合成在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中的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岭;刘劲松;郝天珧;刘建华;胥颐;;渤海湾盆地及其邻域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层析成像[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11期
11 许令周;范宜仁;;概率成像在阵列声波测井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0年02期
12 Philip Carrion ,钟明煊;南极地带资料的层析处理[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4年04期
13 张景涛,周鹤鸣,滕云田;电磁波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J];中国地震;1996年01期
14 孙洪星,李大海;电阻率层析成像及演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江苏地质;1996年03期
15 冯锐,李晓芹,陶裕录,孙次昌,刘晓芹,郝锦绮;电阻率层析成像用于水文地质勘探[J];地震学报;1997年06期
16 张海燕,吕东辉,袁瀚贝;超声检测中的兰姆波层析成像[J];声学技术;2004年03期
17 李清林,谢汝一,巩磊如;郑州、安阳市城市活动断层调查中的电法勘探[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18 李远钦,杜友福;用广义Radon变换对地震反射波资料进行层析成像[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9 樊琦;2.矿山诱发冲击研究中的地学层析成像方法[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10期
20 朱海龙,崔远红;速度分析和层析成像[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喜;刘四新;;跨孔层析成像四种算法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曾吕明;邢达;谷怀民;杨迪武;杨思华;向良忠;;基于多元线性阵列探测器的快速微波致热声层析成像[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裴顺平;许忠淮;汪素云;;中国大陆Sn波速度层析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高丽丽;何琳;徐果明;朱良保;;层析成像中反演参数选取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周连庆;赵翠萍;陈章立;;利用地方震层析成像研究龙滩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化;胡广莉;何惠玲;保宗悌;;基于图象分割的人工神经网络在两相流层析成像中应用研究[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7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明跃红;;华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连庆;赵翠萍;郑现;陈章立;;三峡库区三维Vp,Vp/Vs,Qp和Qs精细结构层析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宝龙;徐义贤;陈伟;蒋礼;;基于噪声的面波层析成像与观测实验[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何良军;严国英;;层析成像(CT)技术在桥墩灌浆加固质量检测的应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奇;VTI介质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建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白志明;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层析成像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3 王振宇;土木工程的层析成像与广义反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李娟;首都圈地区Pn和PmP波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5 陈稷;太赫兹波及光学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何晓;横观各向同性地层声波测井波场模拟与地层渗透率反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何晓;横观各向同性地层声波测井波场模拟与地层渗透率反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浩全;超声阵列层析成像检测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9 王小平;上海及其邻近地区地下三维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全国涛;稳态荧光分子层析成像重构算法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恭正;大气临边红外发射温度剖面层析成像反演[D];吉林大学;2010年
2 燕利芳;反射波层析成像的数值模拟及在西安地裂缝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赵启光;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远震层析成像[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李玉喜;钻孔雷达层析成像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0年
5 周小仙;利用地震反射和折射联合层析成像探测深部构造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郑德伟;连续太赫兹波层析成像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段宝平;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张治国;基于J2EE的地震面波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龙生;多方位角逆VSP层析成像[D];长安大学;2003年
10 吴尚尉;多波叠前AVA反演中的混沌遗传优化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曹菲;杨文采与他的应用地球物理反演理论[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黄寰;层析成像技术揭示地球奥秘[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徐希孺 (北京大学遥感所教授);热红外遥感领域的创新[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晓梅;隧道,挡不住的诱惑[N];中国交通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孟凡君;资源勘探的得力助手[N];中国矿业报;2008年
6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刘文祥;地震CT技术洞悉岩溶变化[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蔡廷永 李静;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N];中国石化报;2005年
8 强声;美国研制能透视救灾的无线网络系统[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0年
9 石岩;中天山地幔精细结构研究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探索地球科学服务人类社会[N];科技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