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磷脂酶A2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

李轩  
【摘要】: 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世界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精神障碍负担位列疾病负担首位,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在精神障碍中排在前两位。这类复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神经细胞膜磷脂代谢异常学说,选择磷脂酶A2活性以及磷脂酶A2基因多态性作为指标,探讨其与两种精神障碍的关联,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 本研究以临床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 ICD-10)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首次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未经过精神科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酸碱滴定法对血清PLA2活性进行检测;采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PLA2G4B基因上rs1648833、PLA2G4C基因上rs154963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探讨SNP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关系;分析血清PLA2活性与两种精神障碍的关联,以及基因多态性和活性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血清PLA2活性升高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相关联,但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之间,血清PLA2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血清PLA2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两种精神障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A2G4C基因rs1549637位点、PLA2G4B基因rs1648833位点未显示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相关联;比较同一病例组内野生型与杂合基因型患者的血清PLA2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PLA2G4C、PLA2G4B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血清PLA2活性无关。 本研究结果提示PLA2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两种精神障碍的发病相关联,支持了神经细胞膜磷脂代谢异常假说,为病因学研究提供了线索。但是PLA2活性升高并非特异存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存在于抑郁症患者中。不论在哪个年龄阶段发病,病人的PLA2活性均显著升高。这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PLA2可能在精神障碍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英辉;丁思德;;药物经济学在精神科的应用[J];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2 李乐加;袁廷干;;抑郁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3 徐乐平;;抑郁症及分裂症时红细胞膜的锂转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91年04期
4 张志亭;张彦平;李素水;冯伟;;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神志病举隅[J];河北中医;2006年03期
5 冯志颖;;冯教授信箱[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7年01期
6 赵汉清;崔庶;端义扬;徐乐平;王俊红;;精神疾病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与自杀[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7 王援朝;;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8 彭昌孝;喻东山;;边缘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症BS1测查对照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3年04期
9 汪春运;;谷氨酸与精神药理[J];医药导报;2009年05期
10 陈彦方;;临床精神医学中的抗精神病电疗(综 述)[J];山东精神医学;1991年02期
11 艾正海;;临证偶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12期
12 陈桂香;杨金满;洪湘玲;;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家庭护士;2008年26期
13 孙霞;李献云;费立鹏;;中国北方两地城乡居民常见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10期
14 顾华清;白培琛;张瑞增;张晋兴;;叶酸及维生素B_(12)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15 冯新红;崔丽英;;经颅重复磁刺激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年06期
16 刘晓明;李杰;闫凤兰;刘广志;;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凶杀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04期
17 ;抑郁症未来人类健康的杀手[J];绿叶;2002年06期
18 ;《国外医学》第七卷(1980)全卷分类目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80年04期
19 肖保根;;名人战胜顽疾有高招[J];医药与保健;2006年12期
20 孙仲秋;祖晓雪;;伴发精神症状的抑郁症误诊精神分裂症20例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和勋;傅文农;;从rCBF和神经病学角度看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异病同治[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童寿明;张毓茂;郭玉花;陈凯;刘有平;陈晓燕;施明南;叶少辰;;社会支持对首次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的影响[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施和勋;傅文农;;从自由基损伤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看精神分裂症辩证施治[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易正辉;方贻儒;张晨;李则挚;汪栋祥;禹顺英;;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早发精神分裂症关联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唐文忠;周一平;;精神分裂症的社交自信训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孙萌萌;刘兰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Va166Me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刘锋;李志满;卢华洋;;迷信求神撤药对壮族女性精神分裂症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王启源;严文琼;王坤;;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自测健康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李卓孙;;精神分裂症的全病程治疗与康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元堂;郭娟;何长江;张丽;吴瑜;行养玲;敖磊;;ANKK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光强;精神分裂症临床干预过程中知情同意问题的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熊鹏;血清细胞因子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以及在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李鹤遥;精神分裂症相关SNPs位点的病例—对照与家系合并样本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仇瑶琴;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诊断价值[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杨景雷;精神分裂症的体液代谢组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胡茂荣;精神分裂症认知、脑灰质和白质内表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孙涛;多次给药精神分裂症行为模型评价及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8 周甜;抑郁症相关蛋白树突细胞核蛋白-1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陈超;基因表达谱芯片校正批次效应算法的比较及网络分析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涛;基于大样本的精神疾病遗传易感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轩;磷脂酶A2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俊;CCK基因-45C/T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关联及法医学意义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马丽珍;抑郁症去甲肾上腺素信号转导通路及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4 唐迎婵;罗夏测验自我功能指数的信度效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成超;安徽省某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卫生服务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7 张颖然;三例精神分裂症病例报告[D];浙江大学;2010年
8 李岩;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特性及事件相关脑电位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宋安林;精神分裂症脑组织各部位神经病理改变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陈琳;三例精神分裂症病例报告[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灿灿 通讯员 海慧芝;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适宜技术研究项目启动[N];健康报;2010年
2 张孟军 本报;科学家发现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小区[N];科技日报;2000年
3 ;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小区[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4 云南省大理州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陈福新;“懒”与精神分裂症[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耿雅江;精神分裂症病因新探[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宋劲宏 郭东;精神分裂症的几种表现[N];河北日报;2006年
7 记者 叶龙杰;精神分裂症有了3种非药物疗法[N];健康报;2011年
8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 卞清涛;冬春季怀孕尤需防感染[N];健康报;2008年
9 成都 戴廷荣;精神分裂症遗传风险大[N];大众卫生报;2003年
10 由田;心理因素是触发精神分裂症的诱因[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