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bbs算法的改进算法及其在识别MOTIF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首先对生物学的基因转录调控元件(MOTIF)做了简单介绍,总结了当前流行的MOTIF建模方法。之后总结了MOTIF识别结果的衡量标准,并介绍了几个识别MOTIF的常用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吉布斯采样算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吉布斯采样算法,即基于纵向比对的MOTIF二次采样算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传统的吉布斯采样算法进行二次采样,与传统吉布斯采样算法不同的是,这种方法不是像传统吉布斯采样算法一样顺序地选取序候选MOTIF列进行更新及采样,而是选取频率矩阵得分乘积最低的那条候选MOTIF进行采样,然后利用WORDUP算法对其进行显著性分析,从候选调控元件中找出显著性最高的MOTIF。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经过二次采样的候选MOTIF,其显著性与适应性都比采用传统的吉布斯采样算法识别的MOTIF高。
|
|
|
|
1 |
蒋佩琳;探索麦-玻统计、吉布斯统计理论体系中所蕴涵的“科学思维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
2 |
卡·斯威尼;创意从哪里来[J];发明与创新;2004年06期 |
3 |
瞿国凯;吉布斯和他的系综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4 |
列光华,江涛;相变的分类及其特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5 |
赵敏,孙凤国;用赝势方法研究铅的结构相变[J];高压物理学报;1993年01期 |
6 |
张怀德;吉布斯佯谬的证明[J];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7 |
孙庆华;包芳勋;;吉布斯及其向量理论[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年01期 |
8 |
张树茂;;美国特拉华大学吉布斯教授来我所讲学[J];海洋科学进展;1983年02期 |
9 |
张德端;;关于“吉布斯佯缪的热力学解决”的讨论[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10 |
林继成;理想气体的熵和吉布斯佯谬[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11 |
杨建邺,段永法,肖明;吉布斯和他对科学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02期 |
12 |
习岗,李海,杨初平;吉布斯自由能的农业应用和生物学意义[J];大学物理;2000年07期 |
13 |
彭匡鼎,陈善娜;热力学参量组完备性法则及其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
14 |
邹邦银;吉布斯佯谬及其统计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
15 |
肖林萍;埋藏条件下碳酸盐岩实验室溶蚀作用模拟的热力学模型与地质勘探方向——以陕甘宁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第五段为例[J];岩相古地理;1997年04期 |
16 |
汤传义;变温过程的△G[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7 |
韩同春,王海青;热力学在混凝土腐蚀研究中的应用[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8 |
侯吉旋,赵双良,王鑫;吉布斯佯谬与EPR佯谬[J];现代物理知识;2003年02期 |
19 |
廖耀发
,秦伯念;吉布斯小传[J];现代物理知识;1994年06期 |
20 |
葛秀涛;论化学反应Gibbs自由能变的几个问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