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胚乳中14-3-3蛋白相互作用组学分析
【摘要】:
植物14-3-3蛋白是一类具有广泛作用的调控蛋白家族。该蛋白能够与多种蛋白酶类发生蛋白质相互作用,一方面激活或抑制靶酶活性,另一方面扮演支架和桥梁蛋白的作用,通过二聚体中不同亚基与不同蛋白相结合,进而把原本不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从空间上拉近,形成新的蛋白复合物,加速代谢流的传递。
研究表明植物14-3-3蛋白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如:通过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N)等关键酶相结合,调控靶酶活性进而影响糖代谢。最近的研究表明14-3-3蛋白参与淀粉合成代谢,如:拟南芥中抑制14-3-3蛋白活性导致淀粉积累量显著增多;玉米未成熟的花粉粒中存在能与淀粉颗粒紧密结合的14-3-3蛋白;玉米淀粉合成酶SSIII含有保守的14-3-3蛋白磷酸化的作用位点。这些研究成果预示着14-3-3蛋白可能在玉米淀粉颗粒修饰和淀粉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析玉米14-3-3蛋白在玉米胚乳中如何发挥调控作用,我们开展了玉米发育期籽粒14-3-3蛋白的相互作用组解析研究工作。首先调查了NCBI数据库中14-3-3各亚型的组织特异性分布,选择在玉米胚乳中表达的14-3-3蛋白亚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PCR的方法从高支链玉米品种籽粒胚乳cDNA中扩增得到14-3-3蛋白亚型基因zmAAU93690,并表达纯化出14-3-3蛋白。选用Affi-15亲和介质成功制备了14-3-3蛋白亲和层析柱,并成功提取出具有活性的玉米胚乳全蛋白,采用亲和层析Pull-down技术从玉米籽粒胚乳中筛选出14个与14-3-3蛋白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其中4个为糖酵解过程中的酶类。这些新发现的14-3-3互作蛋白因子为深入解析14-3-3蛋白在淀粉代谢中的调控机理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对进一步了解玉米淀粉合成调控机制做出了贡献。
|
|
|
|
1 |
魏国燕;陈绪清;张晓东;;2种玉米胚乳DNA提取方法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
2 |
周显青;玉米胚乳的特性及其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8年10期 |
3 |
张海艳;;玉米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及其与淀粉充实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年02期 |
4 |
刘治先;玉米胚乳蛋白质及氨基酸遗传控制的研究现状[J];山东农业科学;1996年01期 |
5 |
范亚丽;阮颖;李进;杜培粉;姚远颋;刘春林;;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的克隆与过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4期 |
6 |
张军杰;黄玉碧;;玉米可溶性淀粉合成酶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6年06期 |
7 |
王益军;徐明良;邓德祥;卞云龙;;玉米DNA拓扑异构酶Ⅰ基因片段的克隆[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年04期 |
8 |
张广芝,M.S.Zuber;玉米子粒的突变型[J];种子;1983年03期 |
9 |
袁建华,陈艳萍,张跃中,陈静;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的遗传效应[J];江苏农业学报;2005年02期 |
10 |
胡育峰;张军杰;黄玉碧;;玉米淀粉合成酶Ⅰ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7年02期 |
11 |
张军杰;胡育峰;田孟亮;刘汉梅;黄玉碧;;高、低淀粉玉米自交系淀粉结合蛋白的表达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9年03期 |
12 |
范仲学,王璞,梁振兴;玉米胚乳细胞发育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01年02期 |
13 |
吴显荣;;高营养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其应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
14 |
杨留启;杨文鹏;王伟;王明春;;13份o2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
15 |
杨程芳,郑建仙;玉米胚乳中玉米黄质的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年07期 |
16 |
宋同明,郑长庚,许启凤;玉米的品质育种[J];农业科技通讯;1981年01期 |
17 |
杜翠贤;;玉米远缘杂交幼胚离体培养研究初报[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2年02期 |
18 |
杨太兴,曾孟潜;玉米胚乳和胚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和同工酶、蛋白质的变化[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4年01期 |
19 |
赵克明;;高赖氨酸玉米的遗传特点和栽培品种[J];种子科技;1987年02期 |
20 |
;高营养价值玉米的培育[J];甘肃农业科技;197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