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较晚,但人口转变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比较短,人口老龄化也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速度快,且具有城乡倒置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这使得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另外,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状与我国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即“未富先老”。在我国老龄化程度将加深、速度将加快、地区差异将进一步的趋势下,“未富先老”的矛盾会变得更为严重。因此,怎样在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在新世纪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构建的经济增长框架为分析人口老龄化通过经济增长要素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效果提供了可能。框架表明,储蓄和投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人口老龄化一般会对这三种要素的供给产生负向作用,而且纳入老龄化因素的增长模型显示,人口老龄化影响人均资本的积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进而负作用于经济增长。运用这一框架,笔者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考察。研究显示,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资源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是贡献率最大的三种要素,而且通过分析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笔者发现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是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此,资本积累不但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通过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简介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人力资本虽然还不能发挥主要作用,但是可以认为是比物质资本更为有效的生产要素。根据理论框架,人口老龄化会削弱我国资本积累的规模,延缓人力资本的开发,减少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因此,笔者认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堪忧。当然,针对这一结果,笔者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