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小说病态人物叙事研究
【摘要】:
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绝不仅仅是单一经验的描摹,相反,只有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丰富的描写,使作品中出现的多种对立面的交相为用,才能使文学作品具有艺术上的统一性,继而使读者领会以前尚未领会的对其他可能经验的认识,譬如吸引力和反感,理性和力量,爱和恨,这都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审美标准,小说中病态人物的出现便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可能经验,从而使其自身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经典。
中国现当代小说即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批具有文学价值的病态人物,苍白忧郁的少年,性压抑的苦闷者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小说家们通过文字结缘,彼此交相辉映,他们跨越时空界限,凭借文本的创作,为读者编织了一个庞大精妙的人性网络。他们笔下人物在历史的虚构与内心的虚无之间左右摇荡,在揭露社会生活和展现时代背景的同时,见证了人性的多样与多变,也给因早已习惯于描写常态人物而变得规范化和模式化的文学增添了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学趣味。
本文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病态人物的性格分析为主线贯穿全文,致力于运用“细读”的文本分析方法,采用中西诗学的批评观,对上述叙事文本进行细致地考察。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概括了该选题的价值、研究现状和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是结论: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病态人物并非是无源之水,它可以追溯至西方的文学传统与东方的幽妙情怀;另外,在深刻揭露人性与社会的黑暗面的同时,作家们也传达了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同时,由于传统的文化价值和道德观,这些病态人物的创作还存在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