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理论的研究

才华  
【摘要】: 对于高速数据业务来说,信息流的符号宽度很小,由于无线信道的多径扩散和移动物体多普勒效应,符号之间的码间干扰比较严重。 无论在技术还是在应用上,为了实现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要有质的飞跃这一目标,面临两个主要的技术挑战:多径衰落和带宽效率。 MIMO和OFDM技术正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被提出来,成为实现无线信道高速数据传输最具希望的解决方案之一。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调制技术,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一种复用技术。它传送数据的基本原理是把数据流分成若干个并行的比特流,并将每个这样的数据流调制在单个子载波或副载波上。高速数据流被分解成许多低速率的字数据流,以并行的方式在多个子信道上传输。这样,在每个子信道上,符号周期将大于原始的符号周期,每个子信道上信号所占用的带宽资源将小于整个无线通信信道的相干带宽,因此各个子通信信道上的衰落特性可以看成是平坦性衰落,由于是平坦性衰落,这样可以消除或者部分消除符号间干扰(ISI)。 MIMO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集最大化,即发射/接收分集;数据率最大化,即空间复用。分集技术主要用来对抗信道衰落,在多天线系统中,信息相同的信号由不同的天线发送出去,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端,这样,接收端可以获得多个独立衰落复制的数据符号,这样通过增加分集度来克服信道衰落,提高系统的接收可靠性。 对于频率选择性深度衰落,MIMO系统能力有限,OFDM系统可以将频率选择性衰落等效分成若干平坦衰落信道,不仅为MIMO技术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而且极大简化了信道均衡。人们希望结合MIMO和OFDM,以期获得更高的频谱利用率。 所以,MIMO-OFDM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OFDM与MIMO技术结合,通过多发多收的MIMO系统结构,实现空间分集,通过每个天线上发送OFDM信号,提高传输系统信号质量。 因此将MIMO技术和OFDM技术相结合是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围绕MIMO-OFDM信道估计算法开展以下研究: 基于训练序列的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采用峰值等功率正交导频信号,用来对于特定收发天线对,克服来自其它天线的信号的干扰。首先由LMMSE算法得到训练序列处的信道信息,通过插值得到数据符号处信道响应,再对此迭代计算得到更为精细的信道估计值。 MIMO-OFDM系统信道盲估计算法。提出了利用递归子空间跟踪算法跟踪信号子空间的方法,每次得到一个相对最大的奇异值及其对应的信号空间向量。此方法可有效降低批处理计算复杂度。 克服非高斯噪声的影响,基于粒子滤波的MIMO-OFDM信道估计。把信道模型建模为随时间演化的状态模型和与状态相关的观测模型。此种结构,对于线性、高斯估计问题,卡尔曼滤波给出了最优解;对于非线性、非高斯问题,很难求得其解的解析形式,为此,人们提出各种非线性滤波算法来求解非线性、非高斯问题,粒子滤波器,是目前用来解决非线性问题的有效方法。采用变步长方法对重采样后的粒子分布进行优化调整,由此跟踪MIMO-OFDM信道变化,,增强系统信号检测能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元电;杜洁芝;;OFDM无线信道估计中MLE算法的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6期
2 孙君;袁东风;;小波去噪结合信道估计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2期
3 林宏伟;赵晓寒;;基于MC-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05期
4 张瑞齐;廖桂生;;一种循环保护前缀不足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5 白皓东;戚银城;张京席;;基于PN序列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9年01期
6 王昵;邓平;;OFDM系统导频信道估计内插算法研究(英文)[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刘文珂,马晨欣,胡君杰;一种新颖的STBC-OFDM信道估计算法[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姜俊迪;林如俭;;一种OFDM时域导频插入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3期
9 沈传宇;肖丽萍;张吉星;;一种OFDM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8年04期
10 肖丽萍;郝磊;段再超;许成谦;;基于失配序列的OFDM信道估计[J];信号处理;2010年04期
11 刘俊琳;朱近康;邱玲;;基于多项式拟合的二维OFDM信道估计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11期
12 李春亭;陶立南;;4G OFDM通信系统中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J];电信科学;2005年12期
13 杨志刚;何丰;;基于导频符号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4 刘俊琳;朱近康;邱玲;;基于多项式模型的时频二维OFDM信道估计算法[J];信号处理;2007年02期
15 罗仁泽;;叠加弱能量训练序列信道估计方法[J];电子学报;2008年01期
16 郭长玉;徐友云;杨峰;;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OFDM系统时变信道估计[J];移动通信;2008年02期
17 周风波;李丁山;;基于导频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1期
18 龙九清;;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研究与仿真[J];通信技术;2008年10期
19 杨柳;刘汉奎;郝希准;边刚;;OFDM系统中基于DCT的RLS信道估计[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0 杨蕾;张友爱;;短波宽带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新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云;李晓松;刘文京;李绍胜;;一种改进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2 史夏洁;刘俊豪;束锋;王建新;梁彦;;IQ不平衡OFDM接收机基于频域LS补偿技术的改进算法[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东;栾英姿;;一种基于MMSE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改进算法[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伍永西;许小东;戴旭初;;一种改进的OFDM系统旁瓣抑制算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阮慧萍;;瑞利衰落上OSFBC-OFDM的容量计算[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谢玉堂;芦东昕;;基于特定导频的OFDM载频及符号同步研究[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宏滔;熊省军;;水声OFDM通信系统基于导频的二维信道估计方法[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宋延涛;杨守义;梅亚楠;;基于认知OFDM网络的次优化功率分配研究[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程永茂;曲晖;陈望达;潘莉莉;;OFDM系统中一种联合ICI消除方法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潘声勇;;OFDM在未来移动通信中应用探讨[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与同步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杨杰;OFDM通信系统容量与信道估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贾敏;OFDM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及多址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才华;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理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罗文亮;基于低压配电网的OFDM调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尼俊红;有关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和干扰消除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7 景源;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和频率同步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山林;全相位OFDM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韩庆文;应急通信无线局域网OFDM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许炜阳;OFDM宽带无线基带接收机中的同步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冬;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任延平;基于基因算法的MIMO-OFDM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淑君;OFDM信道估计与均衡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张妙花;MIMO-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建刚;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宪;MIMO-OFDM系统及其信道估计性能界限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任雁;关于MIMO-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钢飞;MIMO-OFDM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9 卫文娟;SCM信道建模与LTE-OFDM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彭娟;OFDM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秋 刘恒 汪光森 王乘(本报记者 赵艳秋);OFDM电力载波芯片陆续面市 应用效果决定前景[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瑞澜积极组织W-OFDM阵营[N];人民邮电;2002年
3 记者 沈勤誉/美国奥兰多;飞思卡尔孤军奋战OFDM联盟[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4 同阐;OFDM:在3.5GHz应用中崛起[N];通信产业报;2003年
5 ;首款MB-OFDM UWB接收器[N];计算机世界;2004年
6 赵;OFDM调制方式加速PLC应用进程[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W—OFDM在无线接入的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1年
8 许炜;OFDM CDMA的新对手[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加拿大运通;W-OFDM在3.5GHz无线接入中的应用[N];人民邮电;2002年
10 王涛;Flash-OFDM无力撼动“3G版图”[N];通信产业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