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摘要】: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常常会对患者的血管产生强烈刺激,通过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应用于临床以来,以其低痛苦、对血管损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在肿瘤化疗中得到广泛使用,与外周静脉穿刺化疗相比,患者容易坚持,并发症相对发生较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注手段,不仅在肿瘤化疗上应用,还在其他需要长期大量反复输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PICC置管与锁骨下穿刺、外周静脉穿刺相比优点多,损伤小,可是在使用和护理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在PICC置管的穿刺方法选择上、是否采用设备辅助等方面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对置管患者的护理的精细程度直接关系到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导管在患者体内存留的时间的长短。
本课题主要研究PICC导管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探索PICC导管不同使用方法的疗效对比,观察采用血管彩超辅助和采用赛丁格置管技术的效果。总结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以及护理条件与PICC导管体内保留时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发现PICC导管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合理使用及护理的方法。
结果表明,赛丁格穿刺法的应用解决了普通穿刺不适合但需要置管病人的问题;采用血管彩超辅助穿刺的PICC导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盲穿,且在穿刺前通过血管彩超进行血管选择,大大减少了进针困难、送管障碍、并发症的发生;护理的手法和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并发症的发生。恰当有效的使用PICC导管、采用正确合理的护理手法对肿瘤病人行PICC导管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马玉峰;赵京航;刘继联;蓝琦;;Simpson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1991年01期 |
2 |
程红岩;;肝动脉插管治疗中复杂血管的分类和处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年09期 |
3 |
张庆五;;导管性感染的病因及防治[J];中国医刊;1990年11期 |
4 |
陈振平;;气囊导管技术在神经外科应用的现况[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8年06期 |
5 |
喻杨;黄岚;;心导管技术的发明与诺贝尔奖之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01期 |
6 |
侯月梅;冠状静脉窦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2年01期 |
7 |
高迎春,马长生,张崟,张维东,董建增,聂绍平,吕强,贾长琪,刘晓惠,吴学思;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深置指引导管技术的应用与评价[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8期 |
8 |
赵宗珉;陈佰义;;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年03期 |
9 |
潘敬运;实用心脏血流动力学[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8年06期 |
10 |
李寒;王世相;;腹膜透析导管的种类和评价[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6年06期 |
11 |
李妮;许穗;;导管技术在鼻胃管置入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06年02期 |
12 |
王庆然;;取支气管内异物的充气导管技术[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79年03期 |
13 |
沈鑑平;张启高;;心导管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2年02期 |
14 |
陆翠玲;105例Swan—Ganz导管临床使用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3年03期 |
15 |
Quisling RG
,鲁晓燕;利用导管技术进行脑血管造影[J];空军总医院学报;1987年01期 |
16 |
陈宣,潘寿岩,张时明;使用改进导管技术行膀胱造瘘[J];广东医学;1998年05期 |
17 |
程伟民;姚德鸿;;血管导管技术在泌尿外科临床应用的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1985年04期 |
18 |
马玉峰;赵京航;;Simpson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2年02期 |
19 |
周一农;段和平;段国升;;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1993年02期 |
20 |
张凤霞;贾淑霞;;输液导管技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