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公关类职业学校古典小说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谷文忠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也不能滞后,不能因为发展而丢弃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东西方交融的时代,我们民族传统道德,不能在下一代人的血液中漫漶掉。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民族的道德精神。学校是德育教育最好最集中的阵地,在公关职业学校,传统道德在学生思想中的构建更加重要,以长春市区公关学校为例,通过对学校师生的座谈和调查,我们认为,古典小说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古典小说,无疑是从古代走来的文化产品,它所要反映的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最灿烂的文化精神和道德准绳,我们清楚地看到,如果实施传统的德育教育,古典小说的教学应该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儒家的道德文化几乎贯穿了全部的古典小说,无论是王朝革鼎、还是市井言情,作家都以儒家道德理念为准绳来告诫后世。 在公关职业学校开展古典小说教学,意义深远。因为它能以最快捷的方法和速度,把即将走上社会的学生的道德在思想上树立起来。在教学中找到一个最有效最科学的德育方法,进行实践,深刻反思,是小说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古典小说教学,完成对公关职业学校学生的传统德育教育,要有正确的利义观、侠义观、诚信观、集体观和孝悌观,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在道德与人格基本完善的情况下走上社会,尽快适应工作。 在古典小说的教学实践中,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特点,而作为公关职业学校的古典小说教学,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教育领域,小说教学不但完成的是文学修养提高的任务,还要完成对学生进行传统德育教育的任务。因为古典小说所展现的是古代社会中华民族的生存斗争的缩影,小说中的很多故事的价值标准都是以儒家道德标准作为尺度来衡量的。故此,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古典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传统德育的渗透,是古典小说的重要的教学目标。古典小说的教学工作在职业教育中应该怎样进行,在公关职业学校怎样进行,围绕这一方向进行思考和研究,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以古典小说为载体,进行传统德育教育,谋求更恰切的教育模式。在教材之外,还要结合公关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和特点,进行古典小说的阅读指导,以增加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公关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工作是较宽泛的社会活动,所以要使他们在完成公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好的传统德育教育。 教师积极热情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认真分析学情,了解学生阅读兴趣和方向,以使其对古典小说的阅读形成潮流,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提升传统的德育素质,使得公关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不但公关技能较高,传统道德素质也随之提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耿予方;;藏族古典小说三探[J];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01期
2 ;读编往来[J];章回小说(下半月);2008年07期
3 萧相恺;;《欢喜冤家》考论[J];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04期
4 缪俊杰;用系统论研究古典小说的可贵尝试——周书文《中国古典小说现代观》序言[J];当代文坛;1992年05期
5 朱一玄;关于拙编古典小说资料书中“编者注”答钟杨同志问[J];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04期
6 刘世南;《红楼梦》奇思异想的文化渊源[J];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01期
7 辛克清,薛海峰;真我的诱惑——古典小说中典型人物的精神分析学解释[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韩玺吾;;古典小说的发展路向及其对当代小说的影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朱迪光;;民间信仰、母题与古典小说的叙事[J];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01期
10 陈才训;;中国古典小说悬念设置方式及其心理效应[J];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04期
11 姚正康;;略谈古典小说心理描写的民族特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12 王卓华;谈鲁迅杂文中有关古典小说的论述[J];殷都学刊;1991年02期
13 寂静辑;;我国第一个给古典小说标标点的人[J];江淮文史;1993年06期
14 周旋;禁欲与纵欲──中西古典小说英雄模式成因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5 李子燕;略说“遗貌传神”[J];阅读与写作;1995年02期
16 王志民;;山雨楼风 先声夺人——谈古典小说的弄引艺术[J];写作;1999年12期
17 邹铃声;;《芙蓉风》与中国古典小说[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8 朱凯;;象征主义的乡村叙事——评莫言的《生死疲劳》[J];山东文学;2006年06期
19 谢仁敏;梁扬;;《红楼梦》场面描写对前代小说的超越和借鉴[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0 赵亚平;;试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诗词羼入[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耘华;;古典小说中的物化现象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洪淳生;;方腊宋江异同论[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3 沙博里;李士钊;妙龄;;《水浒》新英译本前言及翻译前后[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4 黄粉保;;论《金瓶梅》转译本的“传真”与“失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乔;;可不可雅俗共赏[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6 卢明;;也谈水浒主题[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慧;;胡适与上海亚东图书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8 孙寿玮;;漫谈《水浒》里的妇女形象[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9 林文山;;《水浒》的情节安排[A];水浒争鸣(第一辑)[C];1982年
10 唐富龄;;《水浒》三传的比较[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晓岗;新小说的兴起[D];吉林大学;2010年
3 吴泽泉;暧昧的现代性追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江志全;王小波“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乃禹;中韩小说现代化转型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訏小说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全优;朝鲜朝爱情传奇小说爱情观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张永葳;稗史文心[D];浙江大学;2008年
9 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文忠;公关类职业学校古典小说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刘福珍;中学语文古典小说的鉴赏与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金锦美;朝鲜古典小说中的“理想国”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4 杨再喜;论古典小说批评中的史学尺度[D];湘潭大学;2001年
5 张龙云;西去西来:古典小说与现代影视中的唐僧形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韩国颖;论中国古典小说的先验性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梅兰;《史记》与古典小说的创作心态和审美心理[D];兰州大学;2007年
8 姚芳芳;我国古建筑文化对古典小说理论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程虹;“三言”“二拍”中的媒妁形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房威;电视剧《豪杰春香》和古典小说《春香传》的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永海;古典小说之当代接受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2 何英(书评人);重塑中国式小说气质[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吴永贵;汪原放:标点校勘古典小说第一人[N];光明日报;2007年
4 莫言 崔立秋;“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N];文学报;2006年
5 林刚;解读的艺术与艺术的解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6 李云雷;疲劳的“魔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钟扬;陈独秀、胡适与出版家的一次联手[N];文艺报;2000年
8 周立民;太阳出来漫天红[N];文艺报;2007年
9 ;胡仁乌力格尔[N];通辽日报;2006年
10 史舟;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N];民族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