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摘要】: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 BC)感染临床分布、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对2004年10月到2010年11月吉林省人民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BC的鉴定,并应用与之相配套的GNI+卡对BC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从而对确定的BC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004年10月--2010年11月从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BC67株。2004年2株(2.99%),2005年3株(4.48%),2006年9株(13.43%),2007年10株(14.93%),2008年12株(17.91%),2009年14株(20.90%),2010年17株(25.37%)。
2.主要分布于呼吸科(24株,占35.83%)和重症监护病房(9株,占13.43%)。
3.来至于痰液标本51株(76.12%),血液标本6株(8.96%),咽拭子标本4株(5.97%),尿标本3株(4.48%),伤口创面标本2株(2.96%),腹水标本1株(1.49%)。
4.男性44例(65.67%),女性23例(34.33%)。患者年龄17--96岁,平均年龄64岁,≥60岁者44人(65.67%)。住院时间4--134天,平均住院天数46天,住院时间≥14天者57例(85.07%)。
5.既往健康者20例(29.85%),另有47例(70.15%)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同时存在≥2种基础疾病者38例(56.72%)。
6.BC感染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56例(83.58%)患者发热,43例(64.18%)患者存在咳嗽、咳痰或较前加重(或痰液形状的改变),14例(20.90%)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3例(4.48%)存在尿频、尿急、尿道烧灼感,合并胸腔积液者10例(14.93%)。
7.仅有19例患者在受检标本中只培养出BC一种细菌,另有48例(71.64%)患者在同一份送检标本中同时分离出≥2种病原菌。同时合并真菌感染者15例(22.34%)。
8.56例(83.58%)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各种侵入性诊断和(或)治疗史。
9.该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环丙沙星(61%)、亚胺培南(58%)、复方新诺明(49%)、米诺环素(49%)、美罗培南(48%)、头孢哌酮舒巴坦(48%)。对头孢唑啉(94%)、阿米卡星(70%)、庆大霉素(61%)耐药率较高,10.18例(26.87%)患者死亡,41例(61.19%)好转出院,其他8例(11.94%)。
结论:
1.BC医院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
2.在临床各科室中均可出现,呼吸系统最易受到BC侵犯,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3.年龄偏大、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且复杂、入住ICU、免疫功能低下、接受侵袭性诊断和(或)治疗较多、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均是BC感染的高危因素。
4.BC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经验性治疗药物,同时注意联合用药。避免应用阿米卡星及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应强调病原学检测的重要性,尽可能避免经验性治疗。
|
|
|
|
1 |
张贤芝;冯石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8期 |
2 |
杨正之,施毅,夏锡荣,赵蓓蕾,曹鄂洪;慢性阻塞性肺病206例致病菌群的耐药性分析[J];人民军医;1998年02期 |
3 |
张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J];陕西医学检验;2000年03期 |
4 |
张彦,田梅兰;医院常见细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年02期 |
5 |
张淑静,林兴梅,韩艳春;10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
6 |
高宗新;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0期 |
7 |
王冀粤,薛彩霞;212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及抗感染用药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8期 |
8 |
李南洋,蔡健梅,林志芳;1598株临床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广州医药;2003年05期 |
9 |
王慧;243株真菌感染菌株的耐药性分析[J];山东医药;2004年20期 |
10 |
张兰萍;我院医院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5年04期 |
11 |
汤学夫,何琴,张道生,吴方贵,袁燕;320株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5年04期 |
12 |
郭彦言,吴传发,刘鑫颖,孙炜,姚桂月;深部真菌感染223株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5年08期 |
13 |
张鑫,席加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年05期 |
14 |
孟华蓉;黄华翠;;280株念珠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23期 |
15 |
丁进亚;阎有功;齐明;李曙平;;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
16 |
刘伟;;肠球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海南医学;2006年05期 |
17 |
高东田;李洁;赵方;刘利华;;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J];山东医药;2006年11期 |
18 |
彭霞;姚丽;魏颖;蒲艳;;548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7期 |
19 |
李红玉;龙军;徐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
20 |
赵宗珉;万建华;陈佰义;;1999~2004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