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中miRNAs表达谱的研究
【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与高脂肪和缺少膳食纤维的不良饮食结构有关。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西化,CRC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近年,CRC在我国发病率已经上升到第5位,死亡率也居第5位。根据世界其他国家CRC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结合我国各地区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动态,CRC将成为本世纪我国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microRNA属于内源性非蛋白质编码小RN A (small non-protein-coding RN A)。 miRNA最早是在分析线虫遗传学信息时发现,并命名为1in-14。在细胞的生长、组织分化、各种疾病的发生、甚至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miRNA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研究证实miRNA异常表达在多数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从各种miRNA数据库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每个miRNA可调控几十甚至数百个靶基因,而同一个基因的表达也可以同时受多个miRNA干扰。这使得为数众多的miRNA与其靶基因之间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众多的研究表明miRNA-31在不同的肿瘤内有着不同的表达,在某些组织其表达显著升高如:大肠癌,头颈部鳞癌,肝细胞癌,口腔鳞癌,肺癌;但在其他一些组织却出现了表达下调如:膀胱癌,前列腺癌,胃癌,乳腺癌,浆液性卵巢癌等。miR-31的表达高低与肿瘤的侵袭及浸润也有相关性,如在乳腺癌miR-31的高表达导致侵袭性降低,而在结直肠癌其表达升高与侵袭性呈正相关。Ezrin蛋白是细胞膜与细胞骨架之间的连接蛋白,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是ERM蛋白(Ezrin、Radixm Moesin)家族的一员,以往又称为eytovillin、P81或villin-2。
miRNA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miRNA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和转移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具体关系,目前还不是十分明了。本研究拟采用miRNA芯片及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比研究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cro RNAs (miRNAs)的差异表达,初步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的差异表达谱及其在结直肠癌临床生物学特点判定中的检测意义。
本文收集手术切除的11例新鲜的结直肠癌和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立即低温保存并提取RNA。应用AFFX miRNA表达谱芯片实验初步筛查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s的差异表达,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表明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s表达有明显羊异,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结直肠癌中有25个miRNAs表达显著不同(P0.001),包括15个上调和10个下调的miRNAs。高表达的miRNAs分别是:hsa-miR-31, hsa-miR-767-5p, hsa-miR-105, hsa-miR-196b, hsa-miR-224, hsa-miR-483-5, hsa-miR-1246, hsa-miR-196b, hsa-miR-663b, hsa-miR-584, hsa-miR-141, hsa-miR-18a, hsa-miR-19a, hsa-miR-452, hsa-miR-622。低表达的miRNAs分别是:hsa-miR-215, hsa-miR-4298, hsa-miR-139-5p, hsa-miR-490-5p, hsa-miR-3201, hsa-miR-363, hsa-miR-187, hsa-miR-133a, hsa-miR-1825, hsa-miR-30a。进一步的qRT-PCR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miR-31, miR-105, miR-196b, miR-224, miR-483-5p和:miR-767-5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miR-139-5p, miR-215, miR-490-5p和miR-4298等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芯片结果一致。
在此基础上,选取结直肠癌中显著高表达的miR-31, miR-105和miR-196b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对象,并进一步扩大了病例数,以53例新鲜的结直肠癌及其15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qRT-PCR技术对比分析其异常表达与临床生物学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同时,通过Targets Scan检索,分析miR-31的密切相关基因—Ezrin,并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确定其在CRC组织中的过表达意义。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发现:miR-31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分型(P0.01)和临床分期(P0.05)显著相关,但与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不相关(P0.05); miR-105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而miR-196b只与病理分型有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另外,实验发现Ezrin蛋白和其mRNA均在CRC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结论结直肠癌中存在着明显的miRNAs差异表达,miRNAs特异表达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的潜在的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miR-31, miR-105和miR-196b高表达预示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miR-31的相关基因Ezrin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可以预示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即淋巴结转移。
|
|
|
|
1 |
何湘帆;;手术前癌胚抗原水平:结直肠癌病人的一种预后试验[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1年02期 |
2 |
曾琪华;;结直肠癌的病因[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4年02期 |
3 |
;纤维不能防止结肠癌[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3期 |
4 |
陈华江!200003,王杰军!200003,何金!210002,贾绍昌!210002,刘会敏!210002,殷广福!21000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00年05期 |
5 |
周平红,姚礼庆,何国杰,李和平,秦新裕;微超声探头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6 |
陈达民;老年多发性结直肠癌:手术与尸检病例的回顾性研究[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2年02期 |
7 |
李新宇,王杉,马向涛,叶颖江,崔志荣;细胞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年08期 |
8 |
Moore H.G.
,Shoup M.
,Riedel E.
,J.G.Guillem,李康;结直肠癌骨盆复发:切除可能性的决定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
9 |
肖亮;施健;谢渭芬;;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在诊治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2006年02期 |
10 |
宁泉波;蔡鹏;刘琪芳;;左半结直肠癌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
11 |
;放弃对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年09期 |
12 |
肖俊;;一种实用的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7期 |
13 |
P.J.Pickhardt;C.Hassan;S.Halligan;R.Marmo;丁静;;CT结肠成像和结肠镜检测结直肠癌的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4期 |
14 |
武治津;;右结肠、左结肠和直肠癌的比较[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7年04期 |
15 |
王振杰;;扩大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J];国际肿瘤学杂志;1992年06期 |
16 |
李谋秋;肝转移的肝切除术[J];国际外科学杂志;1993年04期 |
17 |
Ballantyne G H;彭书华;;结直肠癌病人肝转移的外科治疗[J];国际肿瘤学杂志;1993年06期 |
18 |
王杉,于永祥,张嘉庆,范慕贞,李华;结直肠癌p21~(ras)的计量分析与预后[J];中华外科杂志;1994年08期 |
19 |
李小玲,周国华,李官成,孙去病;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结直肠癌病人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
20 |
郑树;我国结直肠癌研究现状[J];实用肿瘤杂志;199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