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纤维/银质毛细管柱对蛋白质的吸附行为研究
【摘要】:为了实现生物样品中药物小分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预防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等内源性物质对分析结果的干扰,开发了一种新颖的、环境友好的装载有疏水性(聚丙烯材质)中空纤维的银质毛细管预处理柱,利用蛋白质具有易于吸附至疏水性表面和金属表面的性质,实现对生物样品的在线预处理,同时利用电场作用对吸附在柱内的蛋白质进行消除,使预处理柱可以重复使用。在本研究当中,制作了可以在毛细管内部形成电场回路的前处理柱,用于消除使用过的前处理柱上的蛋白质,恢复前处理柱对后续样品的预处理能力。在验证了本装置具有消除蛋白质、吸附蛋白质在柱内的能力同时,还考察了流速、电场类型和电场强度对本装置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025mL min-1流速条件下与尿液样品相当浓度的蛋白质可以基本吸附到预处理柱内;在电压低于1.5V的方波脉冲电场中,在能够增强药物分子的信号强度的同时,电场力小于蛋白质与表面的吸附力,使用丹酚酸B作为药物标准物质评价了该前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对蛋白质-药物混合溶液进行消除实验,结果显示:蛋白质几乎全部吸附在预处理柱内,药物分子通过预处理柱并被检测。蛋白质的去除率为99.57%,药物分子的回收率为30.15%,相对标准偏差在2.0%以下。最后我们在电场条件为3.0V的方波脉冲电场作用下,证明吸附在预处理柱上的蛋白质脱附并被洗出,令前处理柱得到再生,实现前处理柱的重复使用。这种前处理方法与以往方法相比在于可以实现在线消除蛋白质,无需额外操作步骤,另外,该方法可以通过施加电场的方式,利用蛋白质自身带电特点,实现对使用过的前处理柱的再次利用,这种前处理柱子具有、快速、经济、易操作、等特点,实现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去除,对于未来在其他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1 |
衣卫京,肖红;中空纤维的技术现状和发展展望[J];合成纤维;2004年S1期 |
2 |
王薇;杜启云;;中空纤维复合膜[J];高分子通报;2007年05期 |
3 |
园丁;;中空纤维产业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J];污染防治技术;2009年01期 |
4 |
冯建成;反渗透中空纤维组合喷丝头的试制[J];合成纤维;1981年03期 |
5 |
陈欣;修长;;中空纤维淡化组件研制成功[J];水处理技术;1983年02期 |
6 |
王庆瑞,陈雪英;功能性中空纤维[J];纺织特品技术;1984年06期 |
7 |
张永祺;吕敦文;;应用中空纤维气体膜从空气中富氮[J];广东工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8 |
许振良;韩灵凤;俞丽芸;曹悦;;中空纤维陶瓷膜的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10年03期 |
9 |
何春红;张建平;刘家祺;;填充型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1年03期 |
10 |
R.J.Gardner;姜鹏;;分离混合气体的中空纤维渗透装置[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79年01期 |
11 |
孟兆英;多孔聚丙烯中空纤维的生产方法[J];广东化纤技术通讯;1985年02期 |
12 |
杨溥臣;李秀;;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J];合成纤维工业;1988年04期 |
13 |
韩春艳;四孔中空纤维中空度测试方法探索[J];合成技术及应用;1995年02期 |
14 |
张卫东,朱慎林,骆广生,戴猷元,汪家鼎;中空纤维封闭液膜用于乳酸分离[J];膜科学与技术;1997年06期 |
15 |
;芳香型中空纤维[J];广西化纤通讯;1999年01期 |
16 |
郭勇,杨立明,华曼,王秀华,师培伦;中空纤维富氧组件的研制[J];膜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
17 |
谭小耀;杨乃涛;孟波;孟秀霞;;中空纤维陶瓷透氧膜反应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8 |
朱勇;陈邦伟;李勇;高秀丽;;中空纤维受力过程有限元分析及其实验[J];合成纤维;2008年06期 |
19 |
李明俊;李蓉;徐泳文;武化民;;嵌入中空纤维的树脂基复合阻尼材料设计[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20 |
杨盛;张宇峰;杜启云;肖长发;;中空纤维涂敷机制备纳滤复合膜的初步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