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篇连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
【摘要】:
语篇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成品,而且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作为成品,它是语言运用的结果或产物;作为过程,它是语言使用
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互动。当我们把语篇看作成品时,语篇的形
式衔接手段及语义命题相关性对保证语篇连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而且语义上的命题相关性又弥补了衔接关系重在表层形式上的
连接而忽视了连贯体现的语篇深层的语义相关这一不足。语篇分析
者在对语篇连贯做静态分析时,可以从文本出发采取将形式衔接手
段与语义命题相关性结合起来的途径分析语篇连贯。但是这种静态
的分析方法对口语语篇中大量存在的接应机制不健全的现象或呈隐
性连贯的语篇却没有多少说服力。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说明语篇连
贯的实质。因为语篇是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它脱离不了语
言运用的实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互动。也就是说,语篇还是一个动
态的过程。要对处于这种动态过程中的语篇连贯进行分析,就需要
采用会话含义理论结合关联理论的方法对连贯的生成和释读过程进
行动态分析,才能最终还原语篇的连贯性。因为,关联理论从认知
的角度为语篇连贯提供了心理机制,从而补充了会话含义理论在这
一方面的不足。因此,要全面理解语篇的连贯问题,就需要从形式、
语义、语用、认知的角度出发,既对语篇连贯做静态分析,又做动
态分析,使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优势互补,方能说明语篇连贯的
全貌。
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简要回顾语篇研
究历史并对语篇概念加以界定;第三章为语篇连贯的研究历史及对
语篇连贯的各种不同理解;第四章从形式、语义的角度运用Halliday
和Hasan的衔接协调理论及van 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对语篇连贯进
行静态分析:第五章从语用、认知的角度运用GriCe的会话含义理
论及Sp山盯和u八m的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进行动态分析:第六
章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