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在皮肤浅部真菌病中的疗效观察及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临床敏感性的
研究,掌握抗真菌药物疗效强度的相对排列谱系,使临床医生科
学、有效、合理地选择抗真菌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市售的克霉唑软膏、咪康唑软膏、联苯苄唑软膏和我院自制
的伊曲康唑软膏。对临床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即具有典型症
状、体征的手足癣、体股癣患者,且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分4组
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采用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指数评价疗效,临床
疗效4级评分,真菌学疗效2级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学X~2处理。
结果:4个治疗组疗效对比数据显示:除咪康唑组与联苯苄唑组
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外,克霉唑组与联苯苄唑组、咪康唑组、
伊曲康唑组之间,咪康唑组、联苯苄唑组与伊曲康唑组之间,均
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表明,抗真菌药物和抗
细菌药物一样,具有相对的抗菌强度谱系。针对最常见的红色毛
癣菌,排列出4种抗真菌药物的抗真菌性能顺序:伊曲康唑软膏
>咪康唑软膏≈联苯苄唑软膏>克霉唑软膏。此谱系清晰明了,
各组药物代表性强,尤其对不具备作真菌培养及药敏的各级医
院,具有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
|
|
|
1 |
高长凤,陈祖基;咪康唑、克霉唑与利福平联合应用的抗真菌作用[J];眼科研究;1991年03期 |
2 |
康建中,庄桂霞,章桂红;克霉唑大剂量一次给药治疗真菌性阴道炎[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8年04期 |
3 |
郭宁如,吴绍熙,沈永年,吕桂霞;特比萘芬治疗豚鼠皮肤癣菌感染的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6年06期 |
4 |
叶娥;;克霉唑联合咪康唑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69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年22期 |
5 |
牛丽红,董伟林,杨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霉唑及其栓剂的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12期 |
6 |
李茜;卞美璐;;酮康唑阴道片治疗外阴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年06期 |
7 |
付俊秀;复方克霉唑擦剂的制备及临床观察[J];菏泽医专学报;1994年01期 |
8 |
Warshaw E.M.;St Clair K.R. ;焦婷;;10个趾甲甲癣痊愈后防止复发:预防性应用2%咪康唑粉剂的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先导性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2期 |
9 |
韩永钊;;自治咪康唑眼膏治疗真菌性角膜炎[J];包头医学;2007年03期 |
10 |
吴绍熙,郭宁如,张宏;特比萘芬与咪康唑治疗皮肤真菌病190例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年03期 |
11 |
郭毅,李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霉唑软膏的含量[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20期 |
12 |
马婧;;两种剂量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2期 |
13 |
梁嘉沛;张霖泽;张克勷;许淑琴;黄绍悦;叶彩霞;;克霉唑母液的处理[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0年04期 |
14 |
冯超英,尹艳莲,张素芬,武卫红;克霉唑乳膏的二阶导数光谱测定法[J];药学实践杂志;1996年01期 |
15 |
董华,侯立文;复方替硝唑栓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年07期 |
16 |
张晴;HPLC法测定双唑泰泡腾片中甲硝唑、克霉唑和醋酸洗必泰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1年05期 |
17 |
傅芝丽;;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年06期 |
18 |
程辉跃;王勇;周琳;杨林;;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克霉唑原料药中的有机残留溶剂[J];中国药业;2009年22期 |
19 |
刘焱;;特比萘芬联合咪康唑治疗体股癣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
20 |
张雷;;14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及观察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