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与希腊神话的“性”意识比较研究

程显娟  
【摘要】: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种神话。希腊神话是古代神话中审美艺术的最高典范,而中国神话是古代神话历史走向的最特殊表现。它们分别以高度的艺术化和特殊的历史化在神话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的“性”意识更是神话艺术中的特殊意识形态。 本文通过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性”意识的比较研究,进而探索两种文明在对待这一层面上的差异性及其融合性。对这一论题的研究有助于拓展神话研究的空间,发掘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尤其是对进一步了解、掌握神话这一人类的历史文化瑰宝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论述了中国与希腊生殖崇拜神话中的“性”意识,这种“性”意识主要体现在“兄妹间的性结合”神话以及“同一血缘内的性结合”神话中。从这些神话中我们归纳出:中国生殖崇拜神话透射出的对生育能力的崇尚与希腊生殖崇拜神话中充满了对人格特征的崇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正是中希神话中“性”意识差异的主要表现。本文同时对中国与希腊“双性同体”神话进行了比较研究,“双性同体”神话中的阴阳共体或双性兼体,不仅仅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还具有跨民族和跨文化的广泛性与互通性。除此之外,本文还分析了中国和希腊神话中“性”意识的情感性特征以及这种情感性特征的差异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并对其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由此归纳出中国与希腊神话中的“性”意识对文化的影响。 本文旨在运用比较法、辩证法以及神话——原型批评来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的“性”意识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任何神话都历经沧桑,其直观表象蕴含着各自古老民族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是第一文明,很少接受外来的影响,历史化和道德化进程比较早,坚韧执著,具有强烈责任感是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的“性”意识是消极的、保守的、排它性的;而希腊文化是第二代乃至第三代文明,颇受外来文化及海上文化的影响,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的欢愉、赞美肉体和粗犷的声色之乐,因此希腊神话在“性”意识方面是积极的、开放的,并且具有兼容性。这是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艺术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各自民族精神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特色。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堃;罗致平;萧家成;;神话及神话学的几个理论与方法问题[J];民间文化论坛;1995年01期
2 詹娜;中国和希腊神话的比较[J];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02期
3 曹瑰;;茶与杯的人生[J];文学与人生;2005年Z1期
4 王晓华;艺术王国的“哥德巴赫猜想”[J];浙江学刊;1993年03期
5 杨堃;罗致平;萧家成;;神话及神话学的几个理论与方法问题[J];民间文学论坛;1995年01期
6 李路;;来信照登[J];书城;1997年03期
7 宋立宏;戏说希腊神话之伪[J];读书;2000年08期
8 牛苏林;马克思论神话[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毛竹生;希腊神话与奥林匹斯神统的人类文化学意义[J];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03期
10 周聪贤;论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文化异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1 罗晓黎;希腊神话与英语词汇[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2 韩巍;;由人名构成的德语复合词[J];德语学习;2006年05期
13 依然;;壶与杯[J];思维与智慧;2009年30期
14 王媛媛;;浅析希腊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年13期
15 王秀华;;希腊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1期
16 江凌;;刍议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17 闫爽;;浅析希腊神话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18 萧兵;禹以身祷水[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3期
19 吴童;中希神话审美特征寻异[J];重庆师院学报;1994年01期
20 马小朝;论希腊神话和《圣经》对西方文学艺术观的影响[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彩霞;;希腊神话的人学解读[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钟宗宪;;“图腾”理论的运用与神话诠释——以感生神话与变形神话为例[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张振犁;;再论钟敬文与中原神话研究——纪念钟老百岁诞辰[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你知道这些典故吗?[A];中国生理学会第22届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生理学会成立8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朴权钦;;二十一世纪与茶文化[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6 缪正秋;;显示慢性肝病远期疗效的辅助性治疗措施[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凌德祥;;东西方火的文明比较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汤漫江;;A Contrastive Study on Information Transferenc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Tale Of Two Cities[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向政;;神话、传说与地名文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潘天强;;英雄主义的历史阐释与消费时代[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文安;中国神话研究与文化要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武恩义;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胡辉杰;周作人中庸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陈欣;论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德煜;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复仇主题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邹景阳;走出神话的帷幕——中西早期神话中的悲剧意识及其对文学精神和文学主题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显娟;中国与希腊神话的“性”意识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2 龚柏岩;从中国古代神话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杨茜;茅盾神话思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殷婷;希腊神话的叙事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马宏妍;古希腊神话的文学性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万舫;希腊罗马神话在俄语中的反映[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红梅;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音乐中的英雄主义风格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李秋瑜;希腊神话的完美运用——《马人》的主题剖析[D];河北大学;2000年
9 杨嘉乐;潘多拉的后裔[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涂艳丽;互文性知识在理解中国和希腊神话语篇中的作用及其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元江;客迈拉,不再是希腊神话[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坤哥;希腊神话[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3 止庵;关于《希腊神话》[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记者 王毅;希腊神话卡通系列读物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章蕾;一把打开欧洲文化的钥匙[N];人民日报;2005年
6 王毅 傅晓微;希腊神话的“读不懂”与跨文化价值观[N];文艺报;2005年
7 王晓楠;中国互联网的希腊神话[N];大众科技报;2004年
8 记者 刘颖;希腊神话“回响”在世博天空[N];解放日报;2010年
9 陈华;欧洲足球发现“新大陆”[N];解放日报;2004年
10 止庵;《希腊神话》琐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