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全息三维形变测试
【摘要】:数字全息技术通过将现代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入全息术,不仅实现了全息全过程的数字化,而且为全息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本论文将双曝光干涉法与像面全息、菲涅耳全息相结合完成了对物体形变的测量。双曝光全息干涉术第一次曝光记录物体形变前的全息图,第二次曝光记录物体形变后的全息图,通过计算机将两幅全息图数字叠加,然后编程实现数字再现即可获得物体形变前后两支物光波的干涉条纹,通过判读干涉条纹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形变量。数字再现技术可以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只要记录了数字全息图,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数字再现,为实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本文以CCD为记录元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现全息的数字再现并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所采集的全息图进行滤波,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菲涅耳全息获得了比较清晰的干涉条纹,计算出了物体的形变量。
|
|
|
|
1 |
侯瑞宁;;希尔伯特变换在同轴数字全息再现中的应用[J];激光技术;2013年03期 |
2 |
陈水桥;薛懿;闵晓宇;陈大寅;;利用扭曲向列型液晶光阀实现对数字全息再现像质的改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11期 |
3 |
范诚,江朝川,郭履容;从线全息图分析彩虹全息[J];光学学报;1990年09期 |
4 |
徐大雄;全息防伪开启新世纪之匙[J];中国防伪;2000年01期 |
5 |
呼有军;周昕;乐建明;张鹏;;基于压缩感知的单像素傅立叶全息成像系统[J];激光杂志;2016年07期 |
6 |
王天位;耳廓的生物全息图[J];前进论坛;1997年10期 |
7 |
晁吉庆;;用天津Ⅰ型全息干版进行全息图的多重记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8 |
刘川,刘守,陈朝,陈朋;消除拷贝全息图有害条纹的最优化角度[J];光电子·激光;2002年12期 |
9 |
陶叶晗;徐先锋;李文;赵佳旖;;相移数字全息子图拼接研究[J];应用光学;2011年06期 |
10 |
范诚;;全息与防伪[J];中国品牌与防伪;2007年05期 |
11 |
聂亚茹;刘惠萍;于佳;王金城;杨宇;;大型菲涅耳人像全息图的制作[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05期 |
12 |
吴迎春;吴学成;王智化;陈玲红;周昊;岑可法;;压缩感知重建数字同轴全息[J];光学学报;2011年11期 |
13 |
黎南;;同轴全息三维透明物体的计算机重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年03期 |
14 |
侯德胜;冯伯儒;陈圣隆;;全息信息存贮实验系统的研制[J];光学工程;1985年01期 |
15 |
朱芃芃,刘守,张向苏,刘川,陈朋;像素全息谱的傅里叶变换全息图在防伪中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2002年11期 |
16 |
赵业玲;谢敬辉;;全息图模压复制技术(Ⅱ)——全息金属模版制造工艺[J];光学技术;1990年04期 |
17 |
仲明礼;;用小型全息设备做傅里叶变换全息图存储资料实验[J];物理实验;2006年09期 |
18 |
于瀛洁;倪萍;周文静;;基于全息图放大的数字全息显微结构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5期 |
19 |
沈撰曾,周光熊,王筱生;全息图的全息铸造与模压复制[J];激光杂志;1987年02期 |
20 |
张青兰;武银兰;;傅立叶变换全息图的优化拍摄[J];大学物理实验;201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