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及其自适应光学补偿效果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分析和论述了大气扰动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以及利用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低阶模式波前误差理论。
论文作者讨论了大气扰动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特别是大气湍流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提出了利用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低阶模式波前误差的方法与理论依据,引入规格化的相位谱,推导了大气湍流相位结构函数、低阶模式校正后的残余相位结构函数以及斯特列尔比。给出了在各种不同大气湍流强度、不同相位谱空间频率的下降因子时,大气湍流相位波前低阶模式完全校正后和倾斜部分校正时的斯特列尔比的计算结果。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数值模拟程序和实测的大气参数对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效应及其自适应光学相位补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校正低阶模式波前误差的实验研究。通过低阶校正模式波前误差提高了探测器接收光强,并有效校正了波前倾斜。
|
|
|
|
1 |
孙东青;美欧日对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与开发[J];山东通信技术;1995年04期 |
2 |
孙东青;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与开发[J];现代通信;1995年10期 |
3 |
;激光通信[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6年03期 |
4 |
;武大空间激光通信填补国内空白[J];光机电信息;2007年12期 |
5 |
贾潞华,雷建设,黄肇明;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组成及其发展[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1年02期 |
6 |
蔡燕民,陈刚,董作人,陈高庭,方祖捷;空间激光通信系统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5期 |
7 |
翟旭华,张洪涛,姜威远;国外空间激光链路通信技术进展[J];光通信技术;2004年01期 |
8 |
马东堂,魏急波,庄钊文;空间激光通信及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3年02期 |
9 |
闻传花,李玉权;空间激光通信中的光学系统[J];光通信技术;2003年07期 |
10 |
;激光通信[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3期 |
11 |
杜筱诚;;迅速发展中的空间激光通信技术[J];激光与红外;1978年10期 |
12 |
熊金涛,胡成;空间激光通信APT系统误差信号的特性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13 |
谢木军,付承毓,马佳光;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J];光电工程;1999年S1期 |
14 |
李英超;胡源;赵义武;丁莹;姜会林;;发展空间激光通信,提高对地观测效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5 |
王戎瑞;;空间激光通信现状[J];激光与红外;1984年06期 |
16 |
聂文强,曾小东,詹玉书;空间激光通信技术[J];电子科技;1998年02期 |
17 |
杨昭宝;;美国空军修改空间激光通信计划的时间表[J];光通信技术;1979年01期 |
18 |
包裕成;;漫谈激光通信和卫星通信[J];电子技术;1981年11期 |
19 |
舒首衡;闫娟娟;郑铮;胡薇薇;;空间激光通信中湍流信道光束传输仿真[J];光散射学报;2007年01期 |
20 |
夏贵进;占生宝;谢小平;赵尚弘;;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军事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