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影响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精度的因素分析

付洁瑶  
【摘要】: 大气透过率是影响红外辐射传输的重要因素。大气透过率受气象影响很大,在较短时间内,大气的压强、湿度、气体密度可发生明显变化,大气透过率会因此而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同时,气象条件的不稳定必定给大气透过率的测量带来极大的困难。 本文在介绍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以及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对大气透过率进行模拟仿真计算。主要分析了影响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精度的各部分因素,以及与总体误差相关的各部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来源、分析及评定,具体包含: 1.激光雷达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引入误差; 2.气溶胶粒谱分析仪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产生误差; 3.气象参数仪测量误差对计算的影响; 4.MODTRAN模式计算误差; 通过原理分析以及对模拟仿真计算结果的讨论,本文最后给出了结论。结论表明:综合上述影响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精度的各项因素,得出最终大气透过率计算结果精度为15%。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军,岳古明,金传佳,戚福第,易维宁,李陶,陈毓红,熊黎明;探测对流层气溶胶的双波长米氏散射激光雷达[J];光学学报;2000年10期
2 杨辉,刘文清,陆亦怀,谢品华,徐亮,赵雪松,虞统,于建华;北京城区大气边界层的激光雷达观测[J];光学技术;2005年02期
3 余长明,易帆;武汉上空平流层气溶胶的激光雷达探测结果的初步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王雁鹏;陈岩;董旭辉;殷惠民;;激光雷达观测2005年春季北京沙尘天气[J];光谱实验室;2008年01期
5 苏嘉;张寅超;胡顺星;赵培涛;曹开法;汪少林;谢军;;利用转动拉曼测量大气气溶胶后项散射比[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10期
6 谢晨波;毛敏娟;岳古明;戚福弟;范爱媛;周军;;新型车载式激光雷达探测对流层气溶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11期
7 张怀清;胡红玲;鞠洪波;陈永富;;激光雷达沙尘参数提取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8 吴礼林;迟如利;;米散射激光雷达测量大气水平能见度[J];物理与工程;2007年04期
9 司福祺;刘建国;谢品华;张玉钧;王缅;刘文清;久世宏明;刘诚;竹内延夫;;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监测气溶胶消光系数的误差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10期
10 董云升;刘文清;陆亦怀;刘建国;谢品华;赵雪松;张天舒;刘增东;黄书华;;双通道扫描偏振激光雷达的研制及应用[J];光学技术;2009年02期
11 韩道文;刘文清;陆亦怀;张玉钧;杨辉;;基于Madaline网络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反演算法[J];光学学报;2007年03期
12 伯广宇;刘博;钟志庆;周军;;探测大气温度和气溶胶的瑞利-拉曼-米氏散射激光雷达[J];光学学报;2010年01期
13 薛国刚;闫长春;孙东松;杨春沪;李洪敬;;小型气溶胶激光雷达水平大气回波信号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4 张怀清;鞠洪波;陈永富;Papayannis A;王普才;;沙尘天气激光雷达监测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2007年12期
15 张大毛,王孟禄,纪玉峰,徐赤东,尹国盛;微脉冲激光雷达的技术[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6 张文煜;宋嘉尧;胡文超;张镭;张宇;王晓妍;;激光雷达对半干旱地区云层的观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7 黄艇;宋煜;胡文东;郭本军;;大连地区一次沙尘过程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J];中国沙漠;2010年04期
18 吴永华,胡欢陵,周军,胡顺星,张民;L625激光雷达探测平流层气溶胶[J];光学学报;2001年08期
19 佟彦超;刘文清;赵南京;刘建国;伍德侠;董云升;陆亦怀;;北京奥运前期典型天气喇曼激光雷达观测研究[J];光子学报;2010年02期
20 张金业;龚威;黄楚云;李俊;;Raman激光雷达探测气溶胶光学特性[J];光子学报;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辉;刘文清;刘建国;陆亦怀;;气溶胶监测红外激光雷达[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杨晓武;黄兴友;;用激光雷达观测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谢晨波;徐赤东;李琛;阎逢旗;周军;;沿海地区大气能见度的激光雷达测量与分析[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4 周海光;陈波;徐红鹃;;DOAS方法研究大气污染新进展[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5 钟志庆;周军;戚福弟;范爱媛;岳古明;兰举生;江庆伍;;探测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便携式米散射激光雷达[A];第七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专辑[C];2003年
6 吴永华;谢晨波;胡欢陵;徐赤东;纪玉峰;翁宁泉;周军;;激光雷达观测北京郊区边界层气溶胶[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赵培涛;张寅超;赵曰峰;苏嘉;方欣;曹开发;谢军;杜小勇;;车载测污激光雷达光路分束设计[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谭莹;吴夏颖;丁颖;易帆;;多光束测风激光雷达技术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9 刘鹏;张寅超;王玉昭;陈思颖;陈和;邱宗甲;孔卫国;倪国强;;拉曼-米散射激光雷达反演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高勇;张寅超;胡顺星;岳古明;胡欢凌;杨陆军;;SO_2吸收截面差测量及其在车载差分激光雷达中的应用[A];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伟;气溶胶物理光学特性的激光雷达遥感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张金业;武汉上空对流层大气气溶胶Raman/Mie激光雷达探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姜燕冰;面阵成像三维激光雷达[D];浙江大学;2009年
4 毕德仓;微波调制测风激光雷达新方法和激光雷达测量温度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志军;基于激光雷达测量原理的火箭推力线测量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冰洁;混沌激光雷达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方欣;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的研制及重力波动量通量的探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曾令旗;铁、钠流星尾迹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及钠层全天时观测技术[D];武汉大学;2011年
9 陈敏;利用激光雷达和黑碳仪观测资料模拟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与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刘君;大气温度及气溶胶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洁瑶;影响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精度的因素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2 丁红星;激光雷达对苏州城区对流层气溶胶的观测[D];苏州大学;2004年
3 夏俊荣;利用激光雷达探测兰州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D];兰州大学;2006年
4 陈敏;气溶胶消光系数空间分布及斜程能见度的激光雷达探测[D];苏州大学;2006年
5 徐黎明;大气气溶胶探测小型Mie散射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杨昭;基于1.06μm激光雷达的大气消光特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仲健;大气激光后向散射特性的研究和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徐光彩;机载LIADR波形数据处理及分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王莉莉;综合孔径激光雷达中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夏金宝;车载测风激光雷达接收系统的改进及惯导技术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菲;中德开展气溶胶成分观测合作实验[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燕琴;首届全国激光雷达对地观测研讨会召开[N];中国测绘报;2010年
3 记者 汪永安;皖产测污激光雷达技术国内首创[N];安徽日报;2010年
4 记者 吴长锋;我首台大气二氧化碳探测拉曼激光雷达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李德恒;国内外学者探讨气溶胶研究[N];中国气象报;2009年
6 记者 王敬涛 通讯员 陈建民;多国专家研讨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影响[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吴长锋;首台二氧化碳拉曼激光雷达研制成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8 孟敏 王学才;激光雷达[N];解放军报;2003年
9 ;京海集团推出气溶胶灭火装置[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郭薇;气溶胶污染空气又抵消温室效应[N];中国环境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