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应用于非致命激光武器的发射系统研究

王家生  
【摘要】: 非致命激光武器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自然产物,尤其是军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现代军事战略理论相结合的必然结果。非致命激光武器不会直接产生致命性人员死亡、装备毁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是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软杀伤、软破坏”,使敌方作战能力丧失和削弱的“人道性”武器。通过打击人的易损部位和破坏装备而达到迫使敌方就范或阻止其行动的目的,同时又将人员的死亡及装备设施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的手段。 非致命激光武器通常按作战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反人员的,通过非致命武器的使用,使敌方人员心理和生理都受到影响,失去或削弱战斗力;第二类是反物质的,可使武器装备、基础设施、电子侦察通信系统等失效和损坏。本论文研究的非致命激光武器系统能对单兵和人群实施暂时性致盲打击,对近距离内敌方车辆的光电传感器、夜视仪等装备进行损伤。 本论文主要研究“非致命激光武器系统”中激光发射系统的总体设计、激光发射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激光发射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并在外场进行了激光发射系统的实车震动试验,分析了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于凌宇;姜衍仓;;世界新概念武器研发态势与我国战略对策[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诚夫;;盘点未来新核武[J];科学与文化;2002年06期
3 ;兰州赵润生设计的临海多用途突击战斗舰[J];现代舰船;2011年08期
4 陈培琦;;步兵的“铁扫帚” 国产霰弹枪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J];现代兵器;2010年06期
5 钱锟;;F—35的改进项目和试飞进展[J];国际航空;2010年04期
6 郝心;聂春明;;特殊执法者——美国ATF特别反应组[J];轻兵器;2011年19期
7 郭汝海;王兵;;光电对抗技术研究进展[J];光机电信息;2011年07期
8 ;最怪异试验:研制同性恋炸弹[J];黄金时代;2008年06期
9 宋亚飞;高峰;马岑睿;文科;;反辐射导弹防御技术探究[J];飞航导弹;2011年06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大东;郜彪;;舰载激光武器防御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源;陈治平;王鹏华;;高能激光武器现状及发展趋势[A];2008年激光探测、制导与对抗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向晖;杨树谦;袁健全;;飞航导弹抗激光武器攻击的防护技术[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4 李梅;马志军;孙同辉;;激光防空武器发展趋势探析[A];2008年激光探测、制导与对抗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伟;杨争;董露;;激光武器在未来防御作战中的应用[A];2008年激光探测、制导与对抗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海波;杨帆;杨海波;;激光武器浅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7 马其东;王富宾;;舰载防空反导激光武器作战需求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8 邹杰;王景涛;;机载定向能武器反导火控总体技术研究[A];2008年激光探测、制导与对抗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范志刚;张亚萍;;星载激光告警系统技术[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郭纲;叶名兰;;浅谈激光技术在导弹武器中的应用及影响[A];2008年激光探测、制导与对抗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少伟;非致命性创伤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的分子机制及脂联素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李文军;复合轴光电跟踪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3 牛燕雄;光电系统的强激光破坏及防护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李树壮;机械性创伤诱发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高荣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对激光角膜烧伤的实验治疗及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6 李晓利;老年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患率调查与遗传易感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生;应用于非致命激光武器的发射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2 韩俊峰;非致命激光武器大气传输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戚保桥;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近、远期疗效的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熊远波;电击武器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钱琦;血B型钠尿肽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意义[D];同济大学;2006年
6 沈晓宁;对警察使用枪支的法律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杨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的干预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8 王强;基于Markov模型对益气活血中药干预不稳定性心绞痛支架术后疗效的评价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9 周罡;冠心病经皮介入治疗后长期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安全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钟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评估方法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男性再血管化与优化药物治疗预后的比较[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安陆军学院 武晓鹏;激光武器:制敌于无声[N];解放军报;2009年
2 黄剑炜;美军迈向“激光武器时代”[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子默;激光武器亮相的喜与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杨舒怡;美激光武器首度击落飞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高小丽;激光武器将改变未来战争[N];学习时报;2010年
6 宸综;美激光武器最新试验受关注[N];中国航天报;2010年
7 任旭 本报特约记者 刘德茂 本报记者 李绪成;激光武器,离实战还有多远?[N];解放军报;2010年
8 郭天贵;由激光武器从“科幻”走向真实说起[N];解放军报;2010年
9 张梦然;英研发出新型非致命远程激光武器[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冯基伟 侯亚铭;舰载激光武器星球大战的海上版本[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