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数阶比例微分控制器的伺服系统校正方法研究与仿真
【摘要】:
近几年,分数阶控制技术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在工程控制领域,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FOPI~λD~μ)控制器得到广泛应用,系统鲁棒性和稳定性校正方法也由经典控制理论推广到分数阶控制理论中,使系统鲁棒性和稳定性得到增强。
本论文介绍了分数阶微积分的三种定义、变换和性质,列举实现分数阶控制器的算法,并采用Flat phase法,相位裕度法和幅值裕度法实现了分数阶比例微分(FOPD或FO[PD])控制器对位移伺服系统校正环节的设计和仿真。首先,建立基于分数阶控制器的位移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给定位移伺服系统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等相关参数,分别设计整数阶比例微分(IOPID)控制器、分数阶比例微分(FOPD)控制器和带括号的分数阶比例微分(FO[PD])控制器。其次,在频域内对系统进行频率特性分析,绘制Bode图。观察相频特性曲线在截止频率附近波形是否为平的,如果是平的,说明相位在截止频率附近是不变的,保证系统在截止频率附近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第三,利用MATLAB仿真求解系统的阶跃响应,证明本文中所提出的分数阶控制器校正方法可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第四,改变截止频率及相位裕度,观察和分析系统特性变化。第五,加入扰动信号,观察系统鲁棒性和稳定性的变化。经过计算、仿真及分析,分数阶比例微分(FOPD或FO[PD])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的校正方法是有效的。
|
|
|
|
1 |
张兴华,刘德君,陈建国;高性能伺服系统转动惯量辨识及控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2 |
杨志永;黄田;梅江平;巫江;;基于全域优化的高速并联机械手控制器参数整定[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
3 |
穴洪刚,郭毓;转塔伺服系统的控制及仿真[J];控制工程;2005年S1期 |
4 |
史永丽;侯朝桢;苏海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2期 |
5 |
李雅琼;关贵柱;李凉海;;变结构Anti-windup-PID控制器在天线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遥测遥控;2010年02期 |
6 |
史永丽;侯朝桢;;炮控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器优化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03期 |
7 |
梁尧成,李叶松,秦忆;伺服系统速度控制器参数自调整方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11期 |
8 |
黄进,叶尚辉,陈其昌;含有摩擦环节伺服系统的Volterra泛函级数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9 |
王伟;张秋富;;Rossler系统的比例微分控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0 |
温桂森;;五米船站伺服系统中的几个问题[J];无线电通信技术;1981年02期 |
11 |
杜家书;李爱英;刘国林;刘琉;;F_2型可编程控制器在全钢丝子午胎三复合挤出机胎侧胶条敷贴器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1993年04期 |
12 |
倪益华,郑良桂,周继烈;EDM伺服系统灰色预测控制器的研制[J];电加工与模具;1994年06期 |
13 |
张希周;数字式自适应伺服系统[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4 |
邵俊鹏,王达,巴达荣贵;高阶电液伺服系统主导状态法自适应控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15 |
刘启新,邵祥兵;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转矩在线测试系统[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1998年06期 |
16 |
潘贵荣,桂峰,王本艺,陈志坚;伺服系统误差比较的数字化实现[J];雷达与对抗;1998年04期 |
17 |
过庆琪,奚修军,杜宏祺;FANUC伺服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故障诊断[J];基础自动化;2000年01期 |
18 |
李国厚,杨青杰;智能伺服技术及其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9期 |
19 |
李世班,房玉胜;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故障诊断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年05期 |
20 |
季行健,项雷军,杨继隆;直流PWM伺服系统的模糊变结构控制的研究[J];控制工程;2005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