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化合物光限幅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激光防护材料也逐渐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卟啉和酞菁等大环化合物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非线性光学材料,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改进了Alder法,合成了四(对十六烷氧基苯基)卟啉金属配合物,同时也合成了枯丁苯氧基酞菁铟,并通过FT-IR、UV-Vis和NMR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本文应用提拉的方法制备薄膜,将卟啉金属配合物和酞菁金属配合物溶于PMMA的氯仿溶液中,提拉成膜,利用Z-扫描测试手段对薄膜的三阶非线性进行测试,得到非线性吸收系数的值。实验结果表明,卟啉和酞菁金属配合物具有很好的光限幅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1 |
綦尤训
,谭民裕
,翟应离
,焦天权;硝酸铀酰与4,4′-二乙酰基-二苯-并-18-冠-6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S2期 |
2 |
王毓明;俞国祯;;配位数为四的配合物为何有两种不同的空间构型?[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3 |
马衡;谢良锋;;硝基配合的M~(-N)配键以及它们某些红外波数的规律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
4 |
谢桂泉;杨文清;;若干3d过渡金属的布洛芬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5 |
田清平,沈联芳,姚克敏,扬硕望;丝氨酸及其La~(3+)配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参数的pH依赖性[J];波谱学杂志;1990年03期 |
6 |
宋迪生;付超然;刘翊纶;;稀土酪氨酸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7 |
李凤玲;刘德信;崔学桂;;镍(Ⅱ)与2-[(邻羟苄叉)胺基]酚和吡啶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90年03期 |
8 |
何庆瑜;梅振华;张亚梅;;以水杨醛和氨基酸缩合形成的亚胺为配体的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氧合反应(摘译)[J];暨南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9 |
段景林;王君;宋玉林;胡学君;;稀土金属离子(Ln~(3+))与檞皮素(H_5Q·2H_2O)配合物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10 |
王振民;张洪云;贾汉东;金佩珩;车得基;陈建勋;;1,1’-二[N-(O-氯苯甲酰腙乙基)]二茂铁和它的Cu(Ⅱ),Co(Ⅱ),Zn(Ⅱ)的配合物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1991年02期 |
11 |
杨瑞娜;王冬梅;席振峰;金斗满;;胺及烯烃类单核钯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河南科学;1992年03期 |
12 |
钞建宾,陈亮,冯育林,王晋文,刘小明;氟哌酸及其衍生物与d~(10)组态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3 |
金林培;王斌;陈学太;康北笙;;Y(TTA)_2(TPPO)_2NO_3配合物的晶体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4 |
宋永会,李辉,刘清亮;镧—菸酸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化学键性质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15 |
叶钊,张汉辉,杨融生,蔡妙庄,陈维钧,何文询,福州大学化学工程系,福州大学化学系,福建省测示技术研究所;[Cu_2(OAc)_4(Ur)(H_2O)](H_2O)_2的合成和光谱及热[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5期 |
16 |
梁福沛;稀土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与18—冠—6的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17 |
龚钰秋,孙鑫泉,黄肖峰;N-氧化吡啶-2-甲醛肟与钯(Ⅱ)、铂(Ⅳ)配合物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4年04期 |
18 |
宋晓沛;王晓明;霍树松;高钰华;;五氯化二氧六环合铈(Ⅳ)的合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19 |
王晓蓉,孙昊,徐兆安,戴乐美,李忠,陈逸君;La及其EDTA配合物在藻体中的富集和对其生长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
20 |
邝代治,张复兴;N-亚(2-羟基萘甲基)胺合铁(Ⅲ)、钴(Ⅱ)和铜(Ⅱ)的合成及其分子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