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型粗粉分离器的数值模拟及改进
【摘要】:
作为火力发电厂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粗粉分离器,其结构设计以及分离性能的优劣,对磨煤机的寿命、电耗以及炉内燃烧等有重大影响,因此,粗粉分离器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发电厂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一个性能理想的粗粉分离器一方面要把合格煤粉随气流输出,另一方面要把大于规定粒度级的过粗煤粉分离出来,返回磨煤机重磨,而不随合格煤粉进入炉膛,以免影响锅炉燃烧稳定性和燃烧效率。
本文对轴向型粗粉分离器内部的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气相流场采用标准的κ-ε模型,求解方程使用SIMPLE算法;将固相作为离散相体系,采用离散相模型(DPM)的非耦合法追踪颗粒的运动轨迹。
通过对原模型的模拟和分析,发现其挡板下部空间内气流流速较高,颗粒的一次重力分离效果较差。为此,本文对原模型提出了改进措施(即:缩小或取消内锥体下部),并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可知,分离器结构改进后,其下部有效容积增大,从而降低了分离器下部气流的上升流速,增加了分离器下部一次重力分离效果,提高了分离效率;同时减小了气流对筒体的磨损,降低了分离器内气流的流通阻力。
|
|
|
|
1 |
赵卫东,何屏,徐远纲,覃勇付,郭鹏;循环流化床流动数学模型综述[J];云南化工;2005年05期 |
2 |
倪建军;梁钦锋;代正华;于广锁;于遵宏;;撞击流气化炉内气固两相流动与颗粒附壁沉积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
3 |
熊源泉,章名耀,袁竹林,薛德明;气固喷射器内气固两相流动三维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20期 |
4 |
李建锋;吕俊复;张海;刘青;岳光溪;;排粉风机内部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J];流体机械;2008年02期 |
5 |
陈智超;李争起;靖剑平;徐磊;陈力哲;吴少华;姚杨;;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
6 |
王玉召;王启民;吕俊复;岳光溪;;带入口加速段的方形分离器内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
7 |
张少峰;兰艳涛;刘燕;;双喷嘴矩形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8 |
张丽丽;周慎杰;陈举华;;高炉三维气固湍流和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9 |
刘志勇;张志国;周怀春;梁新磊;喻文标;周力锋;汪毅刚;;轴向型粗粉分离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湖北电力;2006年02期 |
10 |
宋斐,宋飏,刘东明,徐宪斌,吴炬,吴会文,冷杰;粗粉分离器性能的模化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1年02期 |
11 |
周勇;李方明;张传雪;张业礼;;旋流风冷冷渣器结构试验研究[J];工业锅炉;2009年01期 |
12 |
周勇;李朝祥;李文科;;旋流风冷冷渣器结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
13 |
高宝桐;张汉卿;;大同第二发电厂2号炉粗粉分离器改进试验[J];华北电力技术;1991年05期 |
14 |
王春炀;赵玉玺;;轴向型粗粉分离器运行效果分析[J];黑龙江电力;1992年05期 |
15 |
王淑霞;粗粉分离器的改造及应用[J];东北电力技术;2002年06期 |
16 |
边青,谭厚章,余战英,胡永庆;火电厂粗粉分离器的改型设计与应用[J];现代电力;2003年Z1期 |
17 |
潘锡良;徐康彪;;HW-CB-1型粗粉分离器研制成功[J];电力建设;1986年05期 |
18 |
郝忠,朱军;关于HW—CB—Ⅱ型轴向粗粉分离器改造的评价[J];电力学报;1999年04期 |
19 |
余战英,谭厚章,蒋红利,刘效洲,惠世恩,徐通模;轴向粗粉分离器结构优化和分离特性的研究[J];动力工程;2000年06期 |
20 |
段广彬;胡寿根;赵军;王丽珏;;气固两相Y型分支管网流量分配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6期 |
|